劉思誠:歐洲、日本電子書市場今年迅速成長 有助元太獲利

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左)與新上任的財務長陳彥松一同出席法說會。(鉅亨網記者葉家瑋攝)
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左)與新上任的財務長陳彥松一同出席法說會。(鉅亨網記者葉家瑋攝)


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左)與新上任的財務長陳彥松一同出席法說會。(鉅亨網記者葉家瑋攝)

電子紙大廠元太科技(8069-TW)今天舉行法說會,公布2季營收為44.8億元,較第1季增加17%;稅前淨損為7.8億元,每股虧損0.76元,毛利率受到電子紙產能利用率及產品組合影響僅0.6%,元太董事長劉思誠表示,第2季由於產能利用率及產品組合改變,毛利率較低,加上第2季季末大舉招募新人提升費用,造成第2季虧損,但他認為,今年歐洲、日本市場會迅速成長,預期不久後的將來,將增加許多營收和獲利。

劉思誠指出,今年中東跟俄國的需求比想像中高,除美國之外,歐洲和日本市場也迅速崛起,包括今年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將販售亞馬遜的電子書,日本市場更是表現強勁,日本樂天電子書閱讀器Kobo Touch開賣,首周創下10萬台佳績,預計在8月支援Kobo的日文電子書數量,將由目前的2.4萬本,增加到約6萬本,明年希望達到100萬本,甚至連漫畫書也能進入電子書,劉思誠表示,日本市場對電子書的接受度比預期還要好。

此外,劉思誠表示,公司目前在非電子書的領域,包括無限移動的裝置、廣告看板、信用卡、價格標籤等產品的出貨,明年開始會大幅成長 ,並且在未來5年內提升此領域的營收比重,甚至跟上電子紙的營收規模。

而元太上半年的產品組合也有調整,LCD產品占比較電子紙來得高,也因此造成毛利表現較低,至於下半年產品組合如何改變,劉思誠表示須看市場狀況,不過他強調,電子紙還是公司發展主力及獲利來源,因為元太電子紙市占率高並提供較高毛利,未來公司將積極把電子紙的應用,擴大到其他生活領域,包括手機、手錶、USB、或是醫療及工業領域的高解析度數位屏等,使電子紙應用更加多元。

面臨下半年低價平板及iPad mini的襲擊,劉思誠也強調,平板電腦可以拿來閱讀,但不是適合的裝置,主要是LCD背光在連續觀看1-2小時候,會影響視力,加上平板電腦的重量比電子書重,他指出,根據調查50%的人同時擁有iPad和電子書,因此認為電子書和平板電腦的市場並不重疊。

而元太日前於8/3董事會決議通過,以上限15億元買下達意科技,預計第4季完成取得達意100%股權,劉思誠再度強調,將納入達意技術、專利、人才和產品,這部分有助於元太在電子紙領域布局;另外,旗下子公司Hydis TECHNOLOGIES與日本夏普(Sharp)(JP-6753)簽訂長達10年專利交互授權協議,劉思誠也相當看好此專利的授權權利金,將對元太營收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