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紅麴食品具保健功效?
紅麴發酵產物中常含有許多具保健功效的代謝物,不過這並不代表吃紅麴食品就一定對身體有益。
現代人缺乏運動、攝取過多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有越來越多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使得聲稱可以降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紅麴產品也隨之變得搶手。
紅麴製品已有千年歷史,不過直到1979年,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教授遠藤章(Akira Endo)從紅麴菌培養液中分離出膽固醇合成抑制劑monacolin K後,才證實其保健功效,而紅麴的應用也從傳統的色素及風味添加劑,擴展成機能性食品。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潘子明表示,紅麴的保健功效多半來自二級代謝物,其中有些已經知道其作用機制,有些只從動物實驗發現有其保健功效,真正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例如代謝物中的monacolin K可降低體內膽固醇合成,機制是其可抑制HMG-CoA還原酵素的作用,該酵素是合成膽固醇時不可缺少的酵素。紅麴代謝物中的γ胺基丁酸(GABA)為一種神經傳遞物,可促使血管擴張、血管壁排列整齊、血管彈性增加,因而達到降血壓的功能。其他的代謝物像是抗氧化物質dimerumic acid可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有助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紅麴色素則亦能抑制某些細菌及真菌的增生。
此外,有研究人員發現,以紅麴發酵產物餵食罹患糖尿病的老鼠,1~2個小時後,老鼠的血糖濃度約可下降20%,胰島素量約增加60%,顯示紅麴發酵產物可增加胰島素分泌,調節血糖濃度。至於讓血糖降低的物質及作用機制為何,尚不十分清楚。
另有專家實驗發現紅麴可以改善及預防阿茲海默症。目前已知心血管疾病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高度相關性,高熱量與高膽固醇也被證實會提高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並加重病情。而紅麴中的monacolin K、γ胺基丁酸、抗發炎物質monascin與ankaflavin(紅麴發酵生成之黃色素)等,可能有助於改善及預防阿茲海默症。
紅麴不等於養生
紅麴發酵產物雖然具有不少保健功效,然而不能因此推論紅麴食品一定對身體有益。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潘子明表示,紅麴代謝物的種類相當多,代謝物種類及產量會受發酵時的溫度、濕度、pH值與培養基質影響,假如發酵環境不理想,使得γ胺基丁酸的產量減少,其降血壓的功效便會大打折扣;若是橘黴素產量過高,反而對肝、腎有害。
此外,紅麴菌株約有20種,不同菌株發酵產生的代謝物種類及產量也有差異,究竟紅麴產品會帶來什麼功效,必須視產品使用的紅麴菌株而定。例如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的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M011,會產生大量的紅麴色素,主要應用在食品色素的製造上,不強調保健功效;而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所使用的Monascus purpureus NTU 568,則能產生較多的monacolin K、γ胺基丁酸及monascin、ankaflavin等物質,因此適合用在保健食品(註)的開發上。
潘子明表示,有些業者聲稱紅麴食品具種種療效,然而,就學理而言,紅麴餅乾、紅麴麵包等食品是沒有保健功能的,因為這些食品只是以紅麴做為食品添加劑,提供色澤及增添風味,其實紅麴含量非常少,主要成份仍為麵粉、奶油等。真正具機能性的紅麴製品如紅麴膠囊,是將紅麴菌發酵後的產物乾燥、分離純化後得到的製品,主要成份就是紅麴發酵產物,其內含有具生理活性的代謝物。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服用藥物的患者,吃紅麴膠囊之前,最好先諮詢醫生紅麴成份是否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加重藥效等副作用,像司他汀(statin)類降血脂的藥物與紅麴代謝物monacolin K作用相同,同時併用會加重降血脂的功效,應謹慎使用。
註:「保健食品」也被稱為「機能性食品」,是指對人體健康有正面調節作用的食品,並可利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得到驗證,例如紅麴膠囊就屬於保健食品,但紅麴餅乾只屬於一般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