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師助陣 科技藝術展秀「超級關係」

澳洲藝術家培養一隻耳朵移植至自己的左手臂上,探討身體組織與功能的關係;德國創作家透過特殊紅外線感測器,投射和平鴿影像到毛澤東的肖像上。這些充滿話題的藝術科技作品,都將於國立台灣美術館10日登場的2013年「TEA/超級關係─2013國際科技藝術展」中呈現, 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對於跨界合作的想像空間。 「TEA/超級關係─2013國際科技藝術展」由曾經參與策劃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與奧地利電子藝術展的策展人林書民擔綱規劃,結合科技、娛樂與藝術的「超級關係」是展覽主要核心精神。 林書民說,台灣這幾年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希望讓科技與藝術能碰撞出火花,但效果並不明顯,他希望透過這次邀約的國內外精彩展品,打開一般人對於跨界合作的各種可能形式與可能性。林書民說『(原音)這次20種展品當中,它其實代表了20種不同的形式,這種形式不只是一種跨界的、跨領域的、跨時間軸、跨物理空間的方式,我希望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讓大家看看,當我們在談跨界的時候,有多麼多種的可能性可以發生。』 整個展覽共有來16個國家20件作品呈現出令人驚訝的衝突性結合現象。其中,澳洲科技藝術家史泰拉克(Stelarc)從自己的胸腔內取出軟骨組織,培養一隻左耳移植到它的左手臂皮膚內,以親身實驗行動,重新認識身體與功能之間的關係。這次參展,史泰拉克就製作等比的「手臂上的耳朵」模型,並在國美館與丹麥哥本哈根兩個展場中,讓兩地民眾透過在耳朵旁說悄悄話,產生有趣的聯結。 另一位來自德國的藝術大師由里烏斯‧封‧卑斯麥(Julius von Bismarck),曾因為鞭打美國自由女神像的藝術行為舉動遭警察抓走引起轟動。這回他特別帶來2件作品參展,其中一件作品「影像火焰投擲器」,是透過所配置的紅外線感測器,當感應到周遭有開啟閃光燈的攝影動作,裝置就會將內部所預先設定的影像投射到被對焦物物體上,使攝影者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捕捉到「加工」後的照片。包括毛澤東的肖像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本人都是他攝影機下的焦點人物。 台灣參展藝術家則有3位,分別是李明維、林佩瑩、黃贊倫,他們的作品同樣傳遞藝術、科技與社會的交融,引導民眾對於科技藝術的創意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