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現切水果 多少錢老闆說了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夜市水果漫天喊價,不少消費者因而吃虧,外來的觀光客也深受其害,可能進一步傷害台灣人的形象、合法攤商的聲譽及造成旅遊觀感不佳,因此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年8-9月抽查全台北、中、南共12處夜市的22家現切水果攤商,調查是否有明確標示價格、重量及包裝保存方式,發現還是有不少業者並沒有將價格透明化。
3成未標示價格 9成不知計價標準
因近年來台北某知名夜市現切水果攤陸續傳出標價不實、偷斤減兩,甚至水果處理不衛生、非法添加糖精等負面消息,不僅危害民眾健康,也讓觀光客抱怨連連,嚴重影響我國形象,因此消基會展開調查。
結果發現,32%的夜市現切水果攤商(22攤中佔了7家),水果未明確標示價格;至於計價標準,受調的攤商僅士林夜市2家攤商有清楚標示水果重量及價格,其餘皆不知計價基準為何,比例近9成。
大部分的現切水果,業者多以主觀意識判斷其重量,或是使用塑膠袋、盒或約500CC大小的免洗杯將水果裝滿後,再以1盒(袋)35元,3盒100元的方式販售,不一定都有實際秤重,難免會出現斤兩不一的問題。
至於包裝保存方式,其中1家攤商的現切水果完全無遮蔽物,另外7家現切水果雖有用塑膠袋、盒、或杯子盛裝,但卻未封口或蓋上蓋子,衛生似乎並不周延;業者通常會在營業前就將水果切好裝袋、販賣時也未有完善的冷藏設備,切好的水果曝露在擁擠的人群中,容易有孳生細菌的可能。
現切水果實際標價制度應建立 食品衛生安全也不可少
消基會最後建議,政府應督促夜市現切水果攤提供電子秤讓消費者使用,並確實標示售價,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除了標價,食品衛生更要留意,地方主管機關要落實稽查夜市內的現切水果攤,看水果是否合乎食品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