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突現35億美元養老金缺口

在6月中旬之前,風雨欲來的底特律仍存有一絲希望:這座城市雖然已千瘡百孔,但養老金體系仍運轉良好。即便城市破產,其數以萬計的退休職員、警察、公交車司機以及其他勞動者仍然是安全的。

然後壞消息就來了。根據該市緊急狀態管理人所雇公司的計算,底特律養老金體系中毫無徵兆地出現了一個高達35億美元(約合21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缺口。

退休人員慌了神。養老金受託人說這肯定是個騙局。一些底特律債券持有人驚訝地意識到,如果該市申請破產——周四它終於這麼做了——他們甚至將面臨更多競爭者,來爭奪已經所剩無幾的金錢。

然而,對於很多以經營養老金計劃為生的人——那些人被稱為「精算師」的數學和統計行家,底特律養老金體系中暴露的問題並不新鮮。外界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一絲不苟的職業一直在為如何以現在的美元計算在未來支付的養老金價值。

聽起來或許有些晦澀,但它對美國來說卻意味着數萬億美元的差別。每個州、市、縣都有可能發現自己陷入了和底特律一樣的處境,向退休人員承諾了過多養老金,超過了其曾計劃或公布的數目。這取決於哪方將最終贏得這場爭論。這並不意味着所有這些地方都將宣布破產,但是,很多地方很可能向其勞動者做出了它們無法履行的承諾。

這個問題和通常困擾養老金基金的假帳以及「買票入場」醜聞不同。這裡實際上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數十年來,一個根本性錯誤已在精算標準中生根,從而導致一些計算永遠是錯的。時間久了,該錯誤——如果真是這樣的錯誤——悄悄進入被廣泛接受的會計準則,被外部審計員忽視,甚至影響到州和市的信用評級,儘管信用評級公司最近一直在努力做出相應的校正。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存在該錯誤,養老金表面上一直低於實際成本,因此,如果一個城市真的入不敷出,沒有人能夠發現。

「如果納稅人發現真實情況,他們肯定會發怒,」精算師、經濟學家傑里米·戈爾德(Jeremy Gold)說。多年來他一直在呼籲精算界糾正他所稱的「深嵌於現存精算規則中的誤差」。早在目前與養老金有關的市政府破產潮爆發前,傑里米就於2000年在其博士論文中闡述了傳統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何以及為何違反了現代經濟原則。

戈爾德幾年前就在一次採訪中做出了這番預言,他還解釋了自己為何要選擇這個話題。他說在養老金問題事發前,他就曾希望把同行們正在犯的錯誤糾正過來,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發酵,並最終爆發出來,促使憤怒的公眾對他所從事的這一行大加指責和嘲弄,並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當一個借貸者計算按揭價值,或者一個交易者為一支債券定價時,他們都要評估根據約定要在未來進行的支付,然後按照一個被稱為貼現的常用計算方法,將其按照目前美元價格進行轉化。引申到養老金的情況可能就是這樣的情景:一名計算一座城市養老金債務的保險精算師,會評估要在特定時間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並將其按目前美元進行貼現。

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要計算一所城市的養老金負擔,精算師會預測該城市在長時間內要向養老金計劃中投入的資金數量。該計劃中包含很多假定,其中有一條就是養老基金的投資所得足夠負擔該養老計劃的大部分成本。照理說,平均年投資收益率越大,該城市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少。養老金計劃受託人通常把收益率設定在7%到8%之間。

完整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