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創業-羅友森 要擦亮台灣皮件招牌
工商時報【劉馥瑜】 「什麼是值得報導的創業故事?」開闢這個專欄後,這是我一直不斷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寫一年營收上百萬的自創品牌T-shirt,寫入選網路賣家100強的農產保養品牌,也寫單親媽媽躍上國際時尚舞台的故事。這些都是「成功」典範之一,希望提供後續創業者一些依循的軌跡。 我今天要寫的,則是另一種。一間20坪的工作室和一個月不到10萬元的收入,從他的規模或營業額來看,或許還稱不上「成功」。但他親手縫製的包包,無論款式、質感、染色都不輸國際知名品牌,甚至因純手工製作更顯獨特而有溫度。就像一隻羽翼漸豐的雛鳥,只消一片寬廣的天空,就能展翅飛翔。 他是羅友森,30歲出頭,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曾擔任百貨專櫃皮件品牌設計師,擁有多年實務經驗。想自己創業的念頭很簡單,他說:「我想做在地的本土品牌。」 每當羅友森看到百貨公司裡充斥著歐、美、港、日等世界各地的大品牌,他總是會想,台灣呢?於是,2009年他自創手工皮件品牌,就以自己的名字loyusen命名,他說,這代表一份責任和一股使命感。 除了自己的名字,羅友森還堅持打出品牌來自於Taipei,就是希望有一天,當他的品牌躍上國際舞台,孕育他長大的這個美好城市,也能像Paris或Tokyo一樣,深植在外國人心中。 然而,追尋夢想的路總是艱辛的,尤其是孤軍奮戰的時候。羅友森說,他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孩,沒有強大的資金作為後盾,加上父母親都是公務人員背景,習於穩定的生活,對他創業的念頭非常擔憂,雙方經常為此爭論不休,鬧家庭革命的時間長達1、2年。 所以,創業之初,羅友森不僅要做好自己的產品,還要花力氣說服家人接受他的夢想。除此之外,堅持一毛錢都不外求的羅友森,不斷燃燒自己的積蓄,甚至變賣車子,無非就是為了再多買一個機器,或是一塊牛皮。 做好產品後,最重要的就是讓它曝光。羅友森選擇以成本較低的創意市集起家,但因採用真皮手工製作,單價相對較高,在創意市集這個以觀光過路客為主的地方,不易被消費者接納,有時還會聽到一些冷言冷語,讓他備感灰心挫折。 羅友森坦言,「放棄」的念頭曾不只一次在他腦海中閃過。為了這股「使命感」,他幾乎放棄生活中所有的玩樂,即使到了適婚年齡也不敢想結婚、買房的事。好幾次在夜深人靜時,他總是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 其實,就是回歸到初衷。羅友森說:「相信自己有好的設計、好的產品,如果有一天出門逛街,不再只有國外知名品牌,能有更多屬於台灣自己的品牌。」,這一直是他不變的信念,也是鞭策他支撐下去的動力。 你相信嗎?你可以在loyusen皮夾或手機套上,看到一幅縮小版的油畫;甚至可以從他使用的皮質,摸到或聞到天然牛皮的質感與風味,每款都是世上獨一無二。親自走一趟羅友森的工作室,你會感受到他想和國際品牌一較高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