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墣產研專欄-眼球控制 解放你的雙手(下)
工商時報【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蔡卓卲】 觸控其實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控制功能,尤其在多點觸控的設計下,除了點擊之外,要進行縮放都很方便。而眼球控制只要有「點擊」這個要素,就不容易較觸控來得便利,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功能上,提供輔助的操作方式。 補強觸控弱點 體貼消費者需求 (1) 特定遊戲操作 可以使用眼球控制的功能會是在某些特定的遊戲,或者是應用軟體上,如果是特別針對眼球控制這樣的操作方式來設計,就會需要眼球控制,但這類型的應用多半都是當裝置上已經開始搭載眼球控制功能,才會開始有人逐漸去開發這方面的應用,並不是能成為吸引裝置去搭載眼球控制的因素。 (2) 閱讀與瀏覽 既然觸控需要手來進行操作,那自然也有使用者無法騰出手來的時候,尤其行動裝置往往需要手來進行拿取。例如在擁擠的公車上,一手要穩住身體,另一隻手拿著行動裝置時,如果要進行觸控操作是比較辛苦的,特別閱讀文章需要頻繁翻頁,更是不方便。 在這種狀況下,若能透過眼球追蹤與操作,讓使用者眼睛看到哪裡,文章或網頁就隨之移動或翻頁,會比頻繁的觸控方便。而觀看地圖時,若也能利用眼球來移動地圖,將更方便使用者追蹤目的地。這些功能設計,就是考慮到觸控操作較不人性化之處,運用眼球控制來進行補強,使消費者在裝置使用上更加方便。 (3) 休眠自動感應 Sony曾推出一款搭載鏡頭模組的電視,可偵測前方是否有使用者來決定電源關閉或開啟。而Samsung Galaxy S III也具備眼球追蹤系統,來判定操作者是否還盯著螢幕看,藉此決定裝置是否進入省電休眠。這樣的好處在於,如果使用者長時間盯著螢幕,就不需要一直去觸碰螢幕來避免螢幕進入休眠,降低系統誤判造成的不便。 蒐集消費資訊 附加功能更實用 透過上述情境可知,即使消費電子產品逐漸以觸控為主流,眼球控制在某些狀況下還是有其價值性。因此,不應該將眼球控制當成新穎、創新的主流操作方式來看待,若從這樣的方向去設計產品,推出以眼睛控制為主要操作模式的消費電子產品,恐怕淪為曇花一現的話題,或少數人嚐鮮購買的產品而導致失敗。 而從過去的電流感應改成現在的鏡頭追蹤,雖然增加了眼球控制技術的應用領域。但如果要將眼球控制當作主流的控制方式,主要應用產品還是以醫療和戶外看板為主,而非消費電子產品。 醫療產品本來就是眼睛控制技術的起源,主要應用在特殊需求病患身上。戶外看板部分,眼球控制與追蹤可讓來往的消費者快速找到、看到想要看的內容。透過眼球追蹤,還可以替廠商收集資料,了解消費者對於哪個部分最感興趣,目光盯在哪個地方最久等。 而鏡頭模組是眼球控制的硬體設備,只要具備相機模組裝置就有可能進行眼球操作,這個相機模組也可進行臉部辨識、手勢操作等額外功能。在此前提下,當裝置已具備相機模組時,消費電子產品要增加眼球控制功能,成本並不會提高很多。因此,眼球控制仍具有作為消費電子產品輔助功能的潛力。 適合手持產品 平板電腦再加分 那麼究竟何種消費電子產品,比較適合眼球控制?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幾個要點,首先就是功能性。前文提到眼球控制的使用者模式與觸控接近,適合眼球控制的產品多數也是適合觸控功能的產品,但適合觸控的產品卻未必適合使用眼球控制。例如消費者還是習慣用遙控器來操作類似電視的產品,除非透過電視瀏覽網路,否則光靠眼睛去控制電視,並不見得會比較方便。 其次,就是成本考量。對消費者而言,與其選擇需要增加額外硬體的產品,還不如直接在已經具備鏡頭模組的產品上增加眼球控制。畢竟眼球控制的定位並不是主要的操控方式,消費者不見得願意花大錢額外增加眼球控制功能。 光是以上兩點,就可以將適合眼球控制的產品範圍縮小不少,最適合的產品應該是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這類的手持產品。這類型的產品多半用一隻手拿著、另一隻手控制,但在某些環境下(如擠公車、捷運),用來控制裝置的那隻手並不見得能空出來,此時眼球控制自然會成為一種好的替代選擇。而其中又以平板電腦最需要,因為其尺寸較大、重量也較重,仍以雙手握持的方式較為方便,會較智慧型手機需要眼球控制。 及早掌握專利 品牌廠才有勝算 對於消費電子產品廠商來說,眼球控制的功能是否應該發展,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在已具備鏡頭模組的產品上搭載眼球控制,硬體成本自然會被壓低,在這個前提下,最大的問題和成本就會出現在技術與專利上。提早使用眼球控制功能,除了可以讓自家產品具備競爭對手所沒有的功能外,也能在專利和技術發展上領先一步。 至於眼球控制技術來源,多屬於歐洲研究機構或新興技術公司,較少掌握在現今品牌大廠手中。而技術的核心價值並不在於硬體,而在於軟體程式,比方說,如何抓取計算眼睛移動資料、如何讓靈敏度上升、如何減少運算負擔等。眼球控制技術與應用正處於萌芽期,品牌廠商應該透過投資、結盟,或併購來掌握專利,之後就可以開始在自家產品上搭載眼球控制。 未來消費電子產品將不再採取單一的控制方式,將整合愈來愈多樣化與人性化的控制方式。或許觸控會成為主流的控制方式,但是聲音控制、眼球控制等技術也會逐漸整合進入產品中。所以,包括眼球控制所需要的相機模組、麥克風、感應元件等零組件將愈來愈重要,這些也是品牌廠商需要開始注意的地方。(作者/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蔡卓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