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交大基因解碼 病毒定序1小時完成

中國時報【胡清暉╱台北報導】 人類基因解碼有了新突破!交通大學結合蛋白質電晶體、生物科技,開發更快速、更精準、更便宜的單分子定序平台,把基因解碼時間由1天縮短為1小時,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同時,未來可用於流感病毒定序,協助研製H7N9疫苗。 基因是決定生物遺傳特徵的基本單位,基因定序更被視為生命之鑰,不過,傳統的基因解碼技術使用螢光染料,需要大量DNA,且錯誤率較高,也無法快速完成個人基因解碼,因此,交大材料系教授黃國華、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陳昱勳研發第3代DNA單分子定序平台。 黃國華說明,交大研究團隊把DNA聚合酶連接在單分子蛋白質電晶體上,透過即時電導訊號,1小時就可以完成基因定序,而且成本從5000美金(新台幣約15萬元)降為500美元(約1.5萬元)。 陳昱勳指出,這是全球首次可以看到整個聚合酶的合成過程,且不需要透過外加的螢光,定序錯誤率趨近於零。 黃國華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應用在基因體研究、預防醫學及篩檢基因缺陷,也可用在流感病毒的定序,有助於開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