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導航系統 開腦手術更安全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2日電)台北榮總神經醫學團隊3年前組成術中神經監測小組,讓惡性腦瘤的開腦手術如GPS導航,增加安全性改善預後,今天發表成果。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醫師許秉權分享個案。他說,1名20多歲患島葉惡性腦瘤的王小姐,多處求醫因無法手術而碰壁,轉到北榮時由醫療小組運用神經監測,順利完成手術並回到工作崗位,王小姐感動且感謝的流下眼淚。

許秉權說,另1名51歲在腦右側頂葉運動區附近第四級惡性腦瘤的李先生,求助其他醫院不敢進行手術,在放射治療後腫瘤惡化致左側肢體偏癱,到北榮就診時只能在輪椅上活動。

許秉權說,團隊透過術中定位方式,找出精確運動區後行腫瘤全切除,切除前極微弱的特殊運動電位訊號在切除後明顯增強,術後便告知病患偏癱問題,可在復健一陣子後進步改善,患者一個半月後已經可憑拐杖走路。

許秉權說,以最惡性的第四級腦膠質瘤病患為例,平均總存活時間是22個月,平均15個月才復發,是目前國際極少數在這種極惡性原發腦瘤能達到最長存活時間的醫院。

他說,過去針對位在腦功能區附近,如運動或語言區的腦瘤,只能部分切除,讓術後預後效果打折扣,透過在術中功能定位及即時監測,就好像GPS導航切除,可使第四級惡性腦瘤平均總存活時間有20個月,平均13.5個月才復發。

台北榮總在發展先進術中神經功能監測以來,在腦血管,功能區腦瘤,顱底腫瘤及其他功能性如癲癇或顏面神經痙攣手術,讓住院時間減少也會減少醫療成本支出,此外預後更好,但術中神經監測的費用,健保並未給付。10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