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起飛受惠資產股 火紅

工商時報【記者顏瑞田╱高雄報導】 高雄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美術館特區、農16特區等高雄4大核心區域,是高雄最被看好的發展亮點;而在上述區域擁有超過5,000坪以上土地資產的統一(1216)、中鋼(2002)、中石化(1314)等11家企業集團,將成為最大贏家。 受惠於自由經濟示範區利多上路,加上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都市計劃通盤檢討定案,高雄在政策加持、重大公共建設陸續兌現下,未來前景備受期待,「高雄起飛」將不再只是口號。 其中,高雄經貿園區可望扮演驅動高雄經濟的領頭羊,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總經理張國光就指出,「高雄經貿園區有產業、有商業、有土地、有人口,且幾乎所有的重大建設都集中在這裡,絕對是港都最具潛力的區域」。 為搶占先機,統一集團旗下的統正開發,預計投資84億元,在「夢時代二期開發計劃」中,分階段興建購物中心、辦公大樓、觀光旅館、以及住宅等,一舉囊括商辦、住宅的龐大商機。 至於「夢時代三期」,目前也已進入都市計劃階段,統一集團將跟高雄經貿園區最大地主、擁有8萬坪土地的中石化,及國泰化工、東南水泥等地主,委託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公辦重劃,可望在2到3年取得素地,再進入另一波開發階段。 第二個實質開發的個案,則是東鋼、嘉新水泥共同擁有,位於擴建路西南側的4.5公頃基地,目前規劃投資約100億元,投資興建地上建築物28樓的百貨、飯店及辦公大樓群。 除民間企業的投資,重大建設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在高雄經貿園區內西邊的「高雄亞洲新灣區」,將由預定今年10月完工的世貿高雄展覽館打響第一砲,後續還有高雄市立圖書總館、海洋文化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旅運中心、水岸輕軌捷運等,這些所謂的高雄亞洲新灣區「4+1」重大公共建設,都將在2、3年內完成到位。 此外,扮演高雄數位產業聚落的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軟體科技園,招商卓然有成,軟科內的鴻海集團雲端資料中心,在今年底陸續啟用後,研發中心也預定2015年6月完工啟用,屆時,光是鴻海聘用的工程師就超過3,000位,加上周邊產業聚集而成帶動的商機,更是難以估計。 也因此,在區內擁有龐大土地資產的中石化、統一、中鋼、台肥、台塑、東南水泥、國泰化工、東鋼、嘉泥等上市櫃公司,商機備受期待;且將直接受惠於政府降低回饋土地比例、給予額外容積最高20%等獎勵政策。 另外與高雄經貿園區並列為「高雄房地產金三角」的農16、美術館兩大特區,其區內擁有逾5,000坪土地的企業,包括京城建設、高興昌等,也都將因高雄經濟起飛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