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自製潛水艇 每台售價近百萬 已接獲3訂單

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

大陸漢陽紅光路譚李灣,有一間不起眼的小廠房,但它卻是一間潛水艇組裝基地。基地主人張五一,過去還是1名在紡織廠上班的工人,但憑藉著自己的喜好,他開始搞起了製作潛艇的工作。儘管每台要價20萬人民幣(約台幣90萬),但他至今已經接獲了3張訂單。

武漢晚報報導,走進張五一的潛艇組裝基地。設備相當簡陋,斑駁的牆面、無法密合的窗戶。工廠裡只有10多位工人,1台老舊的電腦,但還是看到張五一賣力的在廠房裏來回指揮,並不斷接聽電話。

大陸過去也有類似的案例,那就是農民出身李玉明,被譽為大陸間造潛艇第一人的李玉明。張五一說,自己跟李玉明有點淵源,當初曾經擠在人群中看他建造潛艇,當時他心想,「就這樣敲敲打打,完全是鬼鬧,不是搞笑嗎?」

回家之後,張五一也如法炮製,甚至沿用了李玉明的鰭板專利技術。如今他相當感激李玉明,因為李玉明是給他啟發、改變他人生的關鍵人物。

現年37歲的張五一,僅高中畢業,過去都在紡織工廠擔任工人。後來為了打造潛水艇,就把當初的破紡織廠房給頂了下來。

張五一表示,小潛艇其實有很大的市場,一旦研製成功,商機無限。但一開始,他掏了3萬元出來,資助李玉明研發,結果打造的成品沉到水中,連泡泡都沒冒出來半個。最後他更不惜拿出全部家當、四處借錢。據他統計,為了製造潛艇,前前後後已經投入將近300萬人民幣。

經過多年的失敗,張五一終於打造一艘「可以潛水」的潛艇,同時還接獲了不少訂單。但張五一強調,目前資金是很大的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個月只能訂造一艘。一般他會要求買家先付2萬元訂金,交貨並檢驗可以使用後,才會全額付款。

張五一說,在賣出第一艘潛艇後,不少人打電話來諮詢。有管理水庫的,想買潛艇用於閘門清理。但最多的是沿海漁民,要用潛艇搞捕撈。打開張五一的手機電話簿,裡頭已經存了上百個的客戶電話,這些客戶全部來自於沿海地區,包括山東、浙江、遼寧等地。

報導指出,大連金洲區出身的叢志傑,是張五一的第1位客戶。他表示,這艘潛艇相當好用,已經下水10多次,就像在海底開車一樣。叢志傑說,自己在大連做海參養殖,潛艇讓他的海參捕獲量增加不少,但礙於安全,漲潮期間他就不敢輕易嘗試。

張五一說,「當初會賣給叢志傑,主要是看中他對我的信任還有過人的勇氣,」過去有人提出要求,希望能買台續航力達1000公里的潛水艇,但我們堅持不做,「萬一是拿來偷渡,那不是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