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命名有學問 也有趣味

中藥材種類繁多,很多藥材命名都有學問在裡面。中醫師鄭集誠表示,大多數藥材名稱都有來歷,當然也有直接用發現者來命名,比如劉寄奴、徐長卿等皆是。劉寄奴性味苦溫,能夠破血通經、斂瘡消腫;徐長卿性味辛溫,能夠祛風化溼、止痛止癢。 鄭醫師指出,麝香是以奇特香味來命名,麝香性味辛溫,能夠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止痛催產。此外,還有用顏色來命名,包括青皮、青黛、紫草等。青皮性味苦辛溫,能夠疏肝理氣、消積化滯;青黛性味鹹寒,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紫草性味甘寒,能夠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鄭集誠醫師指出,雖然現在的中藥材產地多半來自中國大陸,但有些中藥材也是「舶來品」,比如乳香、沒藥就是從西域引進的藥物。乳香性味辛苦溫,能夠活血行氣、消腫生肌;沒藥性味苦辛平,能夠活血祛瘀、消腫定痛。 其實中藥一詞出現在一百多年前的清代中葉後期,因為當時西藥開始傳入中國,為了與西藥有所區別才有這個稱呼。 傳統中醫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常把某地方所產療效好的中藥材,直接以道地藥材來稱呼,包括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四川的黃連、川芎、附子,河南的生地、懷山,甘肅的當歸,青海的大黃,寧夏的枸杞,內蒙的甘草,山西的黨參,雲南的三七,江蘇的薄荷,山東的阿膠等,都是過去指名認定的道地藥材,其藥效也是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