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補助擬削減 嘉義農民北上抗議

【劉玟惠 徐志維 台北】 台灣每年約有,2期共20萬公頃休耕田,為了活化農地,農委會將修改休耕補助,每年只補助1期,1公頃補助4.5萬元,另一期則減半,輔導連續休耕地,轉作雜糧作物,約500位嘉義農民,今天便北上抗議,要求不得降低休耕補助,不過農委會表示政策修改方向不變,將再與農民溝通,預計最快下週行政院核定後,明年實施。 約400多位的嘉義農民集體北上陳情,要求休耕補助不可減少,尤其在沿海鹽害嚴重地區,或者較為貧瘠的土地,已經無法耕作,要求維持原方案,1年2期9萬元補助,不要縮減到6.8萬,而活化休耕地則要有充分配套。 農民 翁文學:「假使讓年輕人去做,他會跟你殺價,租金比較便宜,我們這些農民沒有依靠。」 嘉義縣義竹鄉農會前理事長 顏明虔:「二是要出租,那時農地租不出去,農地變多起來,要租的人有很多地可租,他就不用跟你租到4.5萬,也許2萬 1.5萬才要跟你租,這樣我們的權利就減了。」 農委會表示,未來連續休耕地,要輔導農民,1期轉作進口最大宗的雜糧,像是飼料玉米和大豆,1期補助4.5萬,小麥也有2.4萬,無法耕作的農民,可以尋求代耕,是將補助休耕的經費,轉為獎勵轉作。 農委會副主委 陳文德:「這90億,我們拿一部分經費來,你一樣要休耕,我反過來,你休耕4.5萬,但是你休耕要翻土,要種植綠肥還要翻犁,實際的收入沒有這麼高,所以假如現在我們來講,你種植玉米的話,我就補助你4.5萬,還有玉米的收入。」 台灣每年進口雜糧作物大約800萬噸,農委會預估4年後,活化5萬公頃休耕地,1年可以增加12萬噸,占進口量1.5%雜糧產量,但是農陣團體認為,行之有年的休耕補貼,已經被當作福利政策,鼓勵轉作的同時,也應該穩定產銷制度,扭轉農民,對於休耕補貼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