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證所稅開徵 劉憶如:景氣好、影響2萬人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行政院版個人證券交易所得稅草案出爐,起徵門檻400萬;且證交稅不再僅作費用扣抵,可直接抵一半稅額;長期持有滿3年減半課稅,並可扣除交易損失。財政部長劉憶如表示,在景氣非常好的情況,影響約2萬人。

財政部擬具《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管政務委員中閔等審查完畢,昨晚府院黨會商,包括總統馬英九、副總統蕭萬長、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財政部長劉憶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以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幹部參與,凝聚共識;今天行政院會通過,將送交立法院審議,擬於明年起實施。

草案規定,開徵門檻從財政部所提的300萬元提高為400萬元,稅率則由原本的20%降為授權行政院依經濟環境訂在15%至20%之間,且證交稅不再僅作費用扣抵,可直接抵一半稅額,長期持有滿3年減半課稅,並可扣除交易損失。另外,不開徵個人期貨交易所得稅。

管中閔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不課期所稅的原因,是因為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最大的差異是,證券交易可以創造新的價值,透過市值增加而課稅;而期貨市場是零和市場,一邊得、一邊失,所以不課期所稅。

關於政府所增稅收,劉憶如表示,課徵的人數或稅收不僅會受景氣影響,還要考慮持有三年以上的情況,以及上市和未上市股票的盈虧互抵,保守估計,「淨增加的證所稅應有100億以上」。

劉憶如還強調,在「量能課稅」的原則之下,有四點要兼顧:稅收的穩定、稽徵成本的考量、市場的穩定,維護國際競爭力。

她也說明了所受衝擊的人數,劉憶如表示,外界有人估1600萬戶,以1%計算,所以有16萬股民會受影響,該「資訊有所偏差」。

劉憶如說,資料顯示,證券開戶數有1200萬戶,但因為有些人不只開一戶,在篩選過濾後,法人和個人加起來約有890萬戶,每年至少有一筆交易的為330戶,每月至少有交易一次的約120到140萬戶,以開徵所得門檻400萬來看,不論景氣,一定會在1%以下,「景氣非常好,也不過兩萬多人」。

至於持有三年以上「減半課稅」的規定,劉憶如說,為何不採一年,是擔心有人為了享受租稅優惠,例如把本來8個月就要賣的,hold住到一年,希望盡量減少對市場的影響;會考量三年的原因,她認為,比較不會有人為了稅優惠,把賺錢要賣的股票,故意把它持有那麼長的時間。

劉憶如也提醒民眾,很多自然人會畫K線圖,卻沒有確實記帳的習慣,但對於自己的獲利,應會有點概念,幾十萬,一百多萬,應該心裡有譜,不用申報;到了賺300多萬,這些都是券商的VIP客戶,可以請券商提供對帳單,參考申報。

對於外資不課的爭議,劉憶如澄清,大部分國家都課證所稅,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對「境外法人」課徵。

關於立法期程,劉憶如表示,新法可能趕不及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目標放在下個會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