儼如「山神」 原住民第15族的傳說
中國時報【黃奕瀠╱調查採訪】 「母親取出預備好的小竹片割斷臍帶,臍帶像截新生的豬尾巴。汗水流乾的伊娃兒吐盡殘力對著豬尾巴祈福:願你長大像一頭黑熊。」這是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在為其祖父創作的短篇小說《黑熊或者豬尾巴》開頭,寫下曾祖母盼其子長成黑熊的祝願。 黑熊在許多原住民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包含泰雅族、太魯閣族、布農族都有禁獵黑熊傳統,他們將黑熊等同於人,殺熊等於殺人,甚至會招致詛咒。 黑熊多半居處於深山,數量原就稀少,又是台灣最大型的食肉類動物,位在生態鏈的頂端,對同樣與山林文化共存的原住民來說,儼然是「山神」般存在,因而不論傳說或狩獵文化都和黑熊密切相關。近年來致力於獵人學校發展的排灣族作家撒可努便認為,台灣原住民應有十五族,「熊族」是其中之一。 然而,近年來生態與文化轉變,讓人類不再將禁忌放心上,而漢人吃食山產和黑熊的習慣,更推長獵捕黑熊的非法行為。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林元輝在民國六十九年完成的報導文學作品《黑熊悲血雙滿天》,便闡述當時即便政府實行禁獵政策,同時期環境開發與獵捕仍是對黑熊造成莫大傷害。 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員印莉敏表示,目前估計台灣只有三百到八百隻黑熊,其中就有一百多隻在玉山國家公園範圍。保護黑熊,我們責無旁貸。玉山國家公園的巡山員多半是布農族,「布農族與黑熊的情感更為深厚。」 印莉敏認為,因為布農族對動物向來有平等觀念,神話傳說中也和熊相關,例如布農族人分食獵物的習慣便來自於熊媽媽對小熊的指導;布農族也有禁獵黑熊的傳統,如果意外打到黑熊會被禁止回家,必須要等到打耳祭後,才能回來。「不過,陷阱獵具,已從過往容易掙脫的樹籐,變成鋼索,即使原住民無意獵熊,但仍然會傷害到熊。」印莉敏表示,獵捕文化和生態保護纏繞成結,成為生態文化保護者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