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空溫室氣體觀測 台灣交出漂亮成績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的難題,中央大學、環保署與國科會自2009年開始啟動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Pacific Greenhouse Gases Measurement,PGGM),透過長榮海運與中華航空的支持,不但得到前所未有的海洋、高空科學數據,也獲得歐盟高度重視。雙方計畫未來進一步合作,補足全球氣候觀測數據。 由中央大學主導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PGGM)24日舉辦國際研討會,來自歐洲、美國的合作夥伴齊聚一堂,交換成果溫室氣體觀測成果。 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英表示,台灣的計畫自2009年開始,以台灣為基地,從事太平洋與歐亞大陸的觀測工作。3年來,藉由長榮海運提供的9艘全球貨櫃輪,完成130個航次的觀測;2個月前,中華航空再提供一架商用民航機進行觀測,不但是全球第二架,也是亞洲第一架觀測機,短時間內就完成117個航次的觀測,獲得前所未有的觀測資料。 王國英表示,觀測資料顯示,在人類工業密集的區域,不論是在海上或是高空,二氧化碳濃度都已經達到400ppm(ppm,百萬分之一濃度)。他說:『(原音)我們在乾淨的地方量到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92ppm,但是比較今年觀測值與去年觀測值,我們發現他增加的幅度是2.3ppm,如果平均以2.3ppm這個最新觀測值來推估,我們預計2015年,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值就會達到400ppm,然後到達550ppm時,就是工業革命前二氧化碳濃度的2倍,那個時候的世界長得什麼樣,我們不敢想像。』 環保署表示,目前由台灣進行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觀測計畫,歐盟、法國、德國負責大西洋的觀測,顯示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期盼未來長期監測,能提供全球抗暖化研究重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