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民族學院小米園歲時祭儀

國立東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原住民民族學院(原民院),2011年底,布農族學生會在原民院前開始鋤草、整地、播種,開墾了將近200坪的小米園。他們自發性地種植小米、實踐文化,在小米園中學習如何做「農人」;秉持傳承的目標,前往卓溪鄉古風部落田野調查、學習歲時祭儀,在小米園陸續舉辦了開墾祭及播種祭,並於4月底舉行除疏祭。

除疏祭特地以原住民傳統換工的方式進行,邀請台東南王部落8位卑南族祖母級的部落婦女(mu mu)前來進行除草祭為小米園祈福,年紀最大的mu mu已經高齡80多歲,她們非常慎重看待這次儀式,主動帶來許多祭典需要的物品,並和布農族及卑南族學生會的女學生共同組織了東華大學第一支婦女除草隊(由婦女負責除草、男士提供茶水),共有40多人。校長吳茂昆伉儷也出席活動,校長夫人並加入了除草隊的行列幫小米園除草。

除疏祭由「邀請工作之歌」拉開序幕,象徵布農族邀請卑南族協助換工。卑南族出發前先由祭師舉行祈福儀式,之後排成兩列隊伍前往小米園,手中敲著鐵磬,大聲喊著口號互相加油打氣、壯大團隊聲勢。大家隨著鐵磬噹!噹!噹!的節奏聲來到小米園,由最勤勞的婦女起頭喊著:「來吧!我們來趕上風速!」、「來吧!我們開始除草」,接著大家開始動手除草,老人家還會隨時注意年輕人有沒有認真工作。除草過程中,為了振奮精神,只要有人起頭唱歌,其他人便會跟著附和,讓歌謠的旋律消除工作的疲勞、增進彼此的情感。

除疏祭主要由卓溪鄉卓楓國小民族資源教室張小芳老師協助帶領;負責訓練婦女除草隊的講師林清美,則是來自南王部落的卑南族耆老,也是「高山舞集」的負責人,每週遠從台東到東華大學來教導學生小米文化及吟唱課程。本次活動融合傳統與創新,含有深遠的文化意涵;像是活動進入尾聲,由布農族進行打陀螺,透過轉動的陀螺祈願小米順利生長;還有分送荖藤儀式,由於荖藤象徵團結,是整個活動最重要的配角,因此活動結束後將荖藤分送給每一戶人家,除了表示回饋,更是感情的聯繫與傳承。最後,由布農族同學以順時針的方向繞行小米園,上下揮動四根枝葉茂密的芒草,輕拂受傷的小米,對它們說:「受到驚擾的小米啊!我來安撫你們了,希望你們因為除疏所受到的創痛能得以撫平,快快長大、結實纍纍,好讓我迎接你們回家。」之後將芒草種植在小米園旁,整個除疏活動到此告一段落。

這群年輕的原住民學子相信,部落是教室,耆老是文化導師,希望藉由蘊含民族傳統知識的小米成長,結合在原民院的學習,不斷省思民族教育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期許歲時祭儀活動能夠持續在小米園進行,讓這些文化傳承動人的畫面與場景,與小米一同成長、茁壯。布農學生會預計將於5月底舉行布農族射耳祭,屆時歡迎大家一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