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漲20% 肉粽老店苦撐不漲價

原物料漲20% 肉粽老店苦撐不漲價

下周六(6月20日)就是端午節了,賣肉粽的業者忙翻天,台北市一家60年的肉粽店,平常日一天賣600顆,但端午節前後,一天可以賣出上萬顆,家裡孩子、親戚朋友都被叫來當臨時工,不過今年(2015年)原物料上漲,糯米、栗子、蛋黃,平均漲幅20%,但老闆娘說肉粽售價不敢漲,就怕嚇跑客人,只能薄利多銷了。

兩片竹葉交疊,將拌炒過的糯米,舀進一大匙,包入肥瘦摻夾的五花肉,栗子、香菇、蛋黃和蝦米,餡料紮實、絕不含糊。

別看老闆娘手動得快,這可是幾十年的功夫,粽子要包得漂亮,手勁兒很重要。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頭一圈最要緊啦,要把肉粽的腰身綁出來。」

一串一串的肉粽,堆得像座小山,包肉粽的手沒停下來過。

另一邊蒸爐開大火,用熱氣把肉粽從裡到外蒸得熟透,竹葉香夾雜米香、餡料香竄滿整間屋子。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vs.姪子:「你幫姑姑的把醬料的火關掉。」

親戚朋友來當臨時工,兩個孩子也來包肉粽,家族總動員,平常日大約賣600顆,端午節慶上看萬顆,數量狂飆16倍,員工人數得從6個增加到20個,才能應付。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一年一次,你叫別人請假來幫忙,也是很難請假的很難請,自己的人遇到了沒辦法,要來幫忙。」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vs.客人:「喔要30顆喔。」

一邊包粽,訂單一邊進來,飄香近一甲子的肉粽店,好吃的秘訣在哪裡。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豬油都買來自己榨的榨豬油,紅蔥頭就是從北港買來的,其實功夫都在裡面,外行的人不知道。」

遵循上一代的做法,食材堅持要挑好的,但原物料漲價讓老闆娘大喊吃不消,糯米從1斤22元漲到29元,漲30%,栗子從1斤130漲到165,漲幅25%,蛋黃也漲了16%。

粽子店老闆娘吳美蘭:「都是賣一些老主顧啊,過年過節漲價也沒意思啦,會讓客人覺得我們在搶發節慶財。」

就怕嚇跑客人,堅持薄利多銷,看看這濃濃古早味的肉粽,淋上自製醬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民視新聞周婉菱、吳俊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