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的迷思與反思

旺報【(王欽╱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很多人否認李扁時期去中國化教育對台灣人國族認同的深刻影響,認為兩岸之間在價值觀、生活方式上的諸多差異才將大陸造就為一個陌生的他者,讓很多台灣人在與大陸的實際接觸中發現自己的不同,進而自主的產生主體意識。這種說法有其特定的邏輯,但換個角度說,如果改變刻意尋找差異的行為取向,而改為尋找共性,則又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簡單來說,台灣在李扁及至馬英九時代所經歷的是,強調台灣的主體性,特別是與大陸對比的差異性、獨特性,這是從學校教育、媒體報導乃至日常話語之中一以貫之的。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詮釋一個不同於台灣的中國或大陸,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尋找大陸打壓台灣的證據,以便利用悲情意識塑造同仇敵愾的團結氛圍。 於是,在台灣的語境中也就有了一個大陸人或許並不認識的中國,和中國文化。中國話等於北京話、下雪是大陸的氣候特徵、吃水餃是中國普遍的春節習俗。 這種論述的邏輯推演結果自然就是,台語不同於中國語言,台灣的溼熱氣候不同於中國的寒冷氣候,兩岸的風俗習慣更是充滿不同。這還不提殖民史觀、外來政權、漢人原住民混血的新血統觀等更加排斥中國聯結的說法。 但問題是,這種被詮釋的中國根本無法展現多元的中國,普通話是通用語言,卻不妨礙人們將各地方言作為母語;天南海北的氣候殊異,讓台灣的氣候現象同樣可在大陸找到;而「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民諺也表明,大陸各地的習俗差異,更不用說台灣的在地文化種種表現,可在閩南地區找到諸多起源與現實存在。 至於許多文化、習慣在台灣的特殊表現,與其說是台灣的獨特創造,不如說是特定文化在台灣的再演繹。更何況所謂中華文化,本來就在其形成過程中結合了不同地區、不同族群文化特徵,並將在現在和未來繼續吸收其他各地的文化營養。 前段時間中韓兩國民間曾因為南韓江陵端午祭申遺一事,而產生齟齬,誤會的背後是中韓兩國民間對端午文化「據為己有」的自私想法,其深層邏輯則正是現代國家建構過程中總要確立的本國史和本國文化論述,每個國家都要求獨特文化的結果,這自然是讓千百年來東方所共享與各自演繹的文化習俗,成為矛盾的觸發點。 近來已有有識之士表示,端午節和端午祭應該成為兩國建立文化聯結、增進對對方文化瞭解的橋樑。而台灣學界方興未艾的東亞儒學再思考,也同樣是建立在整個東亞的基礎上,重新理解儒學在各地的發展與交互影響,而刻意祛除本位主義的思維模式。 其對台灣內部爭議的啟示在於,劃定界限、區分你我甚至強調衝突,或許可以一時的確立本土認同,但這種對重建互信、推進區域一體化來說,則無疑是百害而無一利。試想如果歐盟建立過程中總是在刻意強調法德文化之不同,或者突出北歐對南歐的優越感,怎麼會有現在的歐盟。 而如今國韓和中國大陸已經開始在人文領域展開對話和和解,台灣如果還反其道而行之,則只會讓自己自外於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中,更會使其在內部詮釋中陷入反智循環,這對台灣的文化深度將危害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