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37.9度!藥物抑制排汗 過敏兒、腸胃炎中暑高危險群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熱到爆!台北市今(30)天中午飆出攝氏37.9度的高溫,寫下今年最高溫。天熱最怕「熱傷害」引發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造成身體不適,醫師提醒,過敏兒和正在鬧肚子痛、腸胃炎的患者更要小心,因為所使用的感冒藥、胃藥都會抑制身體排汗,是高危險群;另外一旦有頭暈、想吐、無精打采也可能是中暑前兆。

根據中央氣象局即時溫度監測資料,台北市今天中午12點46分左右,飆出攝氏37.9度的高溫;炎炎夏日,各大醫院的急診室也陸續出現不少因高溫不適、中暑的患者。

口乾舌躁,就要小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強調,覺得口渴,通常身體已經相當程度的「脫水」了,是中暑警訊之一,其他還包括:頭暈、頭痛、想吐、無精打采、步態不穩甚至意識喪失等,也是中暑的症狀,一定要留意。

高偉峰說,預防中暑,必須減少熱的曝曬,應儘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氣溫最高的時段,長時間待在戶外,甚至從事激烈活動;另外就是要散熱,多喝水,至於喝多少水才夠?因人而異,以小便「清清如水」狀態來判斷最準,一旦少尿、尿液變黃,就該適時補充。

有些人可能不知自己正是中暑的高危險群,高偉峰強調,正在吃感冒藥、鼻塞藥,或者因為肚子痛、腸胃炎而使用某些胃藥的患者,因為抗組織胺成份會抑制人體排汗,不慎就容易中暑,要格外小心;另服用精神疾病、巴金森氏症以及甲狀腺亢進等患者,也容易因藥物「產熱」現象,而在濐暑特別容易中暑。

安南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軒名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上半年統計資料發現,因中暑而就診的人次就有701人,比去年同時期成長3成左右,其中六月份人數就有427人,也比去年同時期成長約一成,是7年以來新高。

林軒名強調,人體一旦水分缺乏,會讓流入腎臟的血液量降低,製造尿液的功能下降,甚至引起腎臟功能不全,尤其高濕度環境下,汗液蒸散量也會降低,增加中暑的機率,多喝水除了可保持腎臟排除毒素的功能之外,也可以確保「汗腺出汗排熱」的功能。

萬一中暑怎麼辦?林軒名說,務必要在1小時黃金時間內處置散熱,移至陰涼處、降低核心體溫、補充水份之餘,最重要的就是要儘速送醫,否則容易合併中樞神經病變、急性肝腎衰竭、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等致命併發症,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