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虧損 45%補貼工業用戶

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電價政策轉彎後,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昨日痛批,電價緩漲對於大企業的補貼多過於一般民生,因為第二波電價對絕大部分的民生用電不會有影響,而在國際燃料成本大漲情況下,如果要犧牲台電,才能讓大企業有利潤,「那他(大企業)會有國際競爭力嗎?」。 按照台電估算,原12月10日進行的第二波電價調整,延至明年10月,明年全年台電會虧損660億元,當中約有300億元來自於對工業部門的補貼。 第二波電價緩漲確定後,成為黃重球接任台電董事長後的一大挫敗。他昨天花一整天時間在跟內部員工打氣。 他說,此刻抗議或任何動作都是無益,台電被端到政治議題裡做處理,對於台電並非好事,但是瞭解到目前政治氛圍,只能以無比沈重心情去承受,現階段就是把眼前事情做好,包括新情勢的財務壓力評估、燃料漲跌規劃以及不具效益投資,更嚴謹評估等, 「現在任何情緒去反應,對台電都不好」。 不過話鋒一轉,他說,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台灣卻似乎不受影響,「因為都跑到台電跟中油」,看到媒體報導引述,工商大老對於電價緩漲很認同,「令我感到很訝異」,姑且不論中小企業,國內大企業都相當清楚國際燃料在上漲,亞鄰地區包括大陸、菲律賓與日本等,電力供應隨時有限電疑慮,如果要靠犧牲台電利益,才能讓大企業產生利益,「他會有國際競爭力嗎?」。 黃重球說,大企業絕對不會因為電價調漲,就活不下去。他強調,基於國營企業角色,在照顧民生情況下,台電可以承擔一點責任, 但應該是短期承擔。 目前全台用電戶數中,工業部門僅21萬戶,占整體用戶約10%,但是其用電量每年約1,381億度,用電比重高達8成,所以電價緩漲後,台電明年虧損660億元當中,約有300億元補貼工業用戶,補貼比重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