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會:資訊應透明化 學者批:法官逃避監督

中國時報【林偉信╱台北報導】 針對最高法院保密分案制度,民間司改革會執行長林峰正昨天表示,法院既然是公開審理制,為何不可以廢除保密分案,讓資訊透明化;陳長文律師也說,分案方式屬司法制度層面,與是否干涉審判獨立無關,應公開透明;學者也批評,在民主法治國家還有保密分案,毫無道理。 反對廢除「保密分案」制度的最高法院法官認為,保密分案可以讓終審法官免於受關說、收紅包、媒體輿論等威脅,留給法官獨立審判空間。對此,林峰正則指出,如果以這個理由,那一、二審法官是否也可以要求「比照辦理」,最高法院法官是在逃避事後究責;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三審的判決「應」經言詞辯論,最高法院一直不召開「言詞辯論庭」,以保密分案,採書面審理,是在剝奪人民的訴訟權。 律師陳長文說,現有制度中,是否廢除保密分案屬「司法制度」層面,他不認為總統有干涉法官審判權的疑慮,司法改革本來就是總統責任,楊仁壽的說法有失公允;最高法院長期以來非常保守,讓人民根本不了解司法,司法應透明才能讓人民檢驗,也才能讓老百姓對司法更有信心。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系教授痛批,保密分案是侵害人民訴訟權,當事人無法得知承審法官,遇有法定事由,如何聲請法官迴避?這種分案設計完全違背了訴訟法理,只會讓法官躲在保護傘下,逃避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