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手譯新管道 協會整合通譯資源

聽障者發生糾紛,不管是要到法院或是警察局,需要手語翻譯,通常都是跟當地社會局申請或是找法院的特約通譯。不過最近「台灣司法通譯協會」成立了,希望整合全台灣的司法通譯資源。 不同語言的翻譯員齊聚一堂,學習司法相關基礎的知識,他們都是剛成立的「台灣司法通譯協會」的會員。 ==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創辦人 陳允萍== 因為司法通譯是一個國家的制度 不是一個地方的制度 那我會希望說語言不通的人 他都能夠在司法訴訟的過程當中 得到他應有的保障 移民署台東服務站,移民官陳允萍,在資源相對缺乏的台東,成立地方社團,提供新住民司法通譯,去年10月更希望將多年的經驗推到全國,於是成立了台灣司法通譯協會。 陳允萍表示,包括法院、檢察單位以及警方等所有的司法機關,遇到涉案的無論是證人、被告或被害人,語言不通時就需要找通譯協助,組織協會,就是希望透過一個第三公正機關,提供必要協助,並且有一個全台統一的派遣機構。目前各種語言的通譯,已經有300多位,其中手語翻譯有10多人。 ==手語翻譯 曾曉芬== 其實我沒有翻譯過司法的案件 其實我是基於來上課學習的心態 有3年手語翻譯資歷的曾曉芬,期待未來能夠成為司法翻譯生力軍。為了招募人才,協會還計畫在嘉義場培訓時,特別針對手語翻譯討論未來的規劃。 ==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創辦人 陳允萍== 本身我有一個會員是李先生 他在這塊也相當有經驗 那我們打算在3月15日 在嘉義召開全國聽語障的 手語(招募)的這個部分 我們希望成立一個訓練的單位 對於協會的成立,目前已經擔任法院特約通譯的王興嬙,期待協會能夠發揮力量。 ==手語翻譯 王興嬙== 我個人在翻譯的時候 我的姓名 年籍資料這些 被揭露在筆錄上 我不願意 然後我們也用個人的身分去反映過了 但是沒有被採納執行 就希望也許協會它是一個團體 它有力量可以幫我們來 跟司法體系做一個直接的反映 手語司法通譯,在台北等都會區,相對資源豐富、制度也比較完善,不過有些偏鄉地區手語翻譯員卻不容易找,如何整合全台的資源,提升通譯品質,這些都是手語翻譯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