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張翎談海外寫作 文學應超越語言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同樣以海外華人作家身分立足文壇的哈金與張翎,都是一九五○年代出生,都在八○年代離開中國,哈金定居美國,張翎移居加拿大,兩人同輩分,私底下也是老朋友。兩人這次都參加台北書展發表新作,哈金的新作是《南京安魂曲》,張翎帶來《睡吧,芙洛,睡吧》。 昨天哈金與張翎在書展現場對談海外寫作的經驗,流露相知情誼。哈金以英文寫作,至今出版過十部長篇與短篇小說集。對哈金來說,用非母語的英文寫作,是為了生存的不得不然,「一開始我很焦躁,後來漸漸覺得不確定感和冒險,才是創作的重要因素。」 新作《南京安魂曲》書寫殘酷的南京大屠殺,他坦言這是本「不合時宜」的書,美國編輯都不看好,出版後也因政治因素而毀譽參半。「但我想用寫作跟我的過去建立關係,選擇這個中國歷史題材是滿足我心裡的需要,我一定要跨過這個檻,才能繼續下去。」 張翎近年因小說《餘震》被馮小剛改編為電影《唐山大地震》知名度大開,成名作《金山》描寫十九世紀加拿大華工生活,格局龐大,文筆洗鍊,新作《睡吧,芙洛,睡吧》描寫同一時代背景,但改以中國移民女性為主角。 她以中文寫作,不需面對語言隔閡,但海外維生不易,她只好先放棄熱愛的文學,成為聽力康復師,努力了十年後,四十一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十年的等待,把我身為移民一開始激烈的憤怒和情緒慢慢沈澱,轉為理性思考,寫出來不至於膚淺。」 他們也談到,因為離開家鄉,兩人都無法寫完全中國的題材,作品總是同步呈現中西文化,如《南京安魂曲》取材自美國傳教士在南京援救難民的真實故事;《金山》除了刻畫華工血淚,對移民生活細節與複雜心裡著墨更深。 張翎自述她每一部作品都是「變版的家族史詩」,因她不擅長處理當下、看不清楚自己,所以偏好遙遠的歷史題材,但歷史肯定有人寫過,張翎說:「找到自己的視點,是作家的最大挑戰。」 歷史小說一定要有宏大的敘事嗎?哈金說,他更想透過個人的角度來說故事,雖然他作品主題常常是個人與國家的衝突,「但好的小說是靠許多有意思的小東西支撐起來的,這才是小說家的真正任務。」 自認已「回不去」中文寫作的哈金認為,選擇了語言,就選擇了題材、選擇了自己的切入點,「但我始終相信,文學應該超越語言,更深的層次是故事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