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

為了讓器捐移植更有效率,衛生署近日預告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草案,器官分配除了以「疾病嚴重度」為優先考量項目,也首度將「地理因素」列入選項之一,將全台分為4區,若勸募醫院及其勸募組織都沒有合適受贈者,優先分配給同一區域內的受贈者。
▲ 國內等候器官移植者眾,但捐贈者非常稀少,未來器官分配除了以「疾病嚴重度」為優先考量項目,也首度將「地理因素」列入選項之一,讓器捐移植更有效率,減少南來北往奔波運送器官。(圖片/取材自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至今20日為止,等候器官移植患者有8003人,包括心臟134人、肺臟18人、肝臟1046人、腎臟6198人、胰臟83人、眼角膜593人;但今年度器捐者僅131人,捐出的屍體器官459例、390人受惠完成移植。
最新器官分配的區域劃分為北、中、南、東4區,範圍如下:北區為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金門縣、連江縣;中區為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南區為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東區為花蓮縣、台東縣。
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器官來源很珍貴,疾病嚴重度仍是最優先考量,如果血型配對的絕對因素不符合,就會從其他相對因素尋找合適的受贈者,過去為了鼓勵醫院進行器官勸募,會優先給同一個勸募網絡內的醫院,若仍沒有適合受贈者,再依據等候時間等因素來依序排隊。
現在則加入地理因素來考量,放在勸募網絡內醫院之後、但優先於等候時間較久者,李伯璋教授指出,專家們認為器捐講求爭取時間,為了減少南來北往奔波運送器官,且考量全台各地移植醫院水準相當,因此透過劃分區域來就近提供,是可行且有效率的做法。
此外,李伯璋教授表示,為了提升民眾支持器捐的意願,修定的器官分配原將增加對器捐者家屬的加分條件,這項議案經過多方討論,最後專家共識是限定簽署器捐卡且完成器捐者,其家屬未來若有器官移植需求,可獲得加分、取得等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