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者與等器官病人差40倍 多因不捨

器捐者與等器官病人差40倍 多因不捨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近幾年器官捐贈人數每年約200人,接受器官移植者約800人,但等待移植的病人卻有8000多人,比例相差懸殊。投入器官勸募多年的醫師表示,在對已判定腦死的病人家屬做器官勸募的經驗中,大多遇到年長一代的阿公阿嬤捨不得意外死亡的兒孫做器官移植,器官捐贈觀念仍有待推行。 衛生署舉辦「優秀器官勸募人員表揚」,接受表揚的15位器官捐贈勸募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他們一致認為器官勸募最困難之處,在於面對家屬的沈痛。 獲獎者中投入勸募工作9年,共成功勸捐22人的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張勝勛表示,在他勸募的腦死病人中,若生前已填寫器官捐贈同意卡的民眾,家屬通常願意將器官捐出,但若是車禍等意外事故造成的腦死病人,就算其父母親同意,年長一代的阿公阿媽也會因不捨而不願捐贈兒孫的器官。 張勝勛醫師說,通常在病人瀕臨腦死階段,醫院會先以社工師介入悲傷輔導,告知家屬病情、撫平家屬悲傷,並勸導器官捐贈的意願,而在悲傷輔導的過程中,大多家屬即便沒有同意捐贈器官,家人死亡的悲傷情緒也會和緩許多。此外,家屬不用擔心仍有一線希望的瀕臨腦死者會先被器官移植,因為器官移植必須先有腦死判定後才能動作。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國內已有60萬餘位民眾填寫器官捐贈同意卡,但真正將器官捐贈意願加註在健保IC卡的民眾僅有15萬餘人。希望藉由頒獎與活動宣導,提升國人對器官捐贈的認同,並提醒已有捐贈意願的民眾加註在健保IC卡上,以免辜負了已簽署器官捐贈意願者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