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也沒B肝C肝卻長「8公分腫瘤」患肝癌!竟因「愛吃甜食」惹禍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男子沒有B肝和C肝也不喝酒,卻因肚子痛到送醫,檢查竟在肝臟發現8公分大腫瘤,確診肝癌,劉博仁解釋,可能是長期甜食吃太多,加上不運動,因而AGEs誘發肝臟發炎反應,導致肝癌。

<strong>一名不喝酒的男子,肚子痛到送醫,檢查竟在肝臟發現8公分大腫瘤。(圖/資料庫)</strong>
一名不喝酒的男子,肚子痛到送醫,檢查竟在肝臟發現8公分大腫瘤。(圖/資料庫)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精緻糖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2000大卡,精緻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每公克4大卡計算,就是精緻糖要低於50公克(約10顆方糖,一顆方糖為5公克)。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則是建議,精緻糖占總熱量的5%以下更好,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就是25公克以下(約5顆方糖)。攝取過多精緻糖,易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不利身體健康的疾病纏上身。

名醫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中分享,曾有一名患者沒有B肝和C肝也不喝酒,但非常愛吃甜食,加上不愛運動,以至於身材肥胖,因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查在肝臟發現一顆約8公分大的腫瘤。病患不解為何會罹患肝癌,劉博仁解釋,可能是長期甜食吃太多,加上不運動,因而AGEs誘發肝臟發炎反應,導致肝癌。

<strong>無論是糕餅還是含糖飲料,都會讓血液產生一種終端糖化產物的物質。(示意圖/pixabay)</strong>
無論是糕餅還是含糖飲料,都會讓血液產生一種終端糖化產物的物質。(示意圖/pixabay)

劉博仁指出,研究發現無論是糕餅還是含糖飲料,都會讓血液產生一種終端糖化產物(AGEs)的物質,這種糖分子會附著、累積在蛋白質上,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破壞皮膚、血管和器官等組織,還會加速人體老化。

當AGEs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即糖化),會讓蛋白質失去正常功能,導致組織損傷和老化相關的變化。例如,血管產生糖化,無法舒張,血壓就會升高,而AGEs也會透過誘導活性氧的產生,與損害抗氧化防禦機制,讓氧化壓力增加。

另外,AGEs也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有些研究發現,AGEs越高,體內的發炎指標越高,劉博仁提醒,動脈硬化、荷爾蒙失調、阿茲海默、癌症、陰莖勃起障礙、男女不孕、糖尿病等,都與AGEs有關。

延伸閱讀
影/不再失眠的方法找到了 減重名醫宋晏仁曝光5招讓你一覺到天亮 睡好整個人都好了
沈伯洋浪費醫療資源?台大急診醫澄清:只做電腦斷層「未做MRI」
妻孕吐不停「吃泡麵沒事」擔心寶寶營養不良 醫冷回:如果很快樂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