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角厝小檔案

早年建材昂貴,民家住宅常是配合屋主的經濟環境興建,許多人家屋牆以竹管為柱、竹片編織成壁,再塗上一層泥土石灰,另一種是把泥土加入稻殼攪和做成塊狀的土角,用來堆砌牆壁,即是所謂的「土角厝」。由於「土角厝」有冬暖夏涼、清爽舒適的優點,被現代人視為先人智慧的結晶,但如今多已斷垣殘壁,面臨絕跡。
「土角」之作法是將黃土、紅土、黑土或較有黏性之土,加水搗成泥漿,摻入截短之稻草或粗糠,再用牛隻或人工踩踏使之均勻,然後置於板模印製土角。成型稍乾後取出板模,經日曬風乾反覆幾天,即固定成為可用之土角。
由於土角厝冬暖夏涼、清爽舒適的優點,現代人稱之為先人智慧的結晶,隔熱性強,又因可就地取材,節省許多費用。但缺點是怕水,如遇雨積水,會融化或脫落,因此外面會以稻草或瓦衫覆蓋,或塗上石灰防水。
屋頂則以竹、木為梁,以茅草、稻草、甘蔗葉或台灣瓦作厝頂。疊土角厝後,為增加室內光度,通常再塗上白石灰,外面則塗上泥土或白石灰,使之兼具堅固美觀之效。
(記者吳英華整理/資料來源: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