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沒事? 男大生單車環島 猛灌10公升水中毒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運動多喝水,但喝太多可是會出事!有一名21歲的男大生,利用暑假期間,與幾位好友相約單車環島,因為趕行程,最後一天一大早從花蓮騎到宜蘭,一口氣連續騎車10多個小時、超過上百公里,天氣炎熱,猛灌超過10公升的水,沒想到傍晚休息時,開始噁心、頭昏及頭痛,又尿不出來,緊急就醫才知道已水中毒。

男大生平常就有運動習慣,身強體壯,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單純的「中暑」,三軍總醫院腎臟科醫師陳俊吉表示,事後繼續飲用礦泉水的他,以為補充水分就沒事,沒想到越喝症狀越嚴重,還開始劇烈的嘔吐,這才被同伴緊急送到醫院急診室。

陳俊吉表示,檢查發現,男大生沒有中暑的高體溫、脫水現象,但抽血呈現低血鈉情形,只有128mmol/L,遠低於一般人正常值的135mmol/L,是典型的「運動型低血鈉」病人,全因為喝水喝過頭,造成身體水中毒,經適量高鈉輸液治療後,症狀才明顯改善。

傳統觀念都鼓勵運動時、運動後應該「多喝水」,但是,醫師警告,長時間運動,每小時的飲水量不能超過1公升,否則喝的太多,無限制或短時間大量飲用水分,超過流汗量、排尿能力,反而會讓水分堆積在體內,造成急性水中毒,誘發急性低血鈉。

陳俊吉指出,只要運動或勞動超過4小時以上、每小時又喝超過1.5公升的水,誘發低血鈉的風險就極高,包括單車、馬拉松、鐵人三項、軍隊出操或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建築工人,都是臨床上常見的高危險群,根據國外統計,過去10年光因此在大型馬拉松賽事死亡的人數就有10人。

運動時,人體內的抗泌尿激素會增加,陳俊吉說,導致排尿量變小,這也是為什麼運動時,人會不容易想上廁所的原因,這時水分攝取格外重要,不管是喝水或喝運動飲料都一樣,千萬不要拚命灌,否則低血鈉可能造成腦水腫,出現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躁亂、意識不清、昏迷、癲癇發作及呼吸窘迫等,甚至造成死亡。

水中毒和中暑有什麼不同?醫師提醒,中暑會造成體溫上升、脫水、體重下降,但水中毒不會,相反的,因為水分堆積,如果運動後量體重,體重還會增加,這時千萬不能再繼續攝取水分,連打點滴治療也得格外注意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