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接棒 改革才能揮強棒

曾任兄弟象總教練的「教官」曾紀恩,是我國棒球界傳奇人物。(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張國欽╱台北報導】 兄弟象想轉手,中職其他3隊檯面上可能不便表態,但心裡早希望有所改變,讓資金雄厚、對職棒有興趣的企業接手,職棒格局才能有所突破。 Lamigo桃猿球團董事長劉保佑,在2006年(當年隊名La new熊)封王時,曾大聲呼籲大企業參與職棒,且希望政府研擬「租稅獎勵」政策,吸引大企業進場,讓職棒能長久經營發展。 當時,統一獅、中信鯨(已解散)就是台灣兩大頂尖企業旗下的球隊,劉保佑卻仍提出呼籲,是因為有感而發。他意有所指的發出「職棒球隊體質嚴重失衡,整體結構發展必然受限」的訊息,「若有租稅獎勵吸引大企業接手經營,La new熊願意讓位。」 比較現有四球團的母企業,就以象隊僅以兄弟飯店支撐,規模最小。劉保佑曾說:「我們1年虧5千萬元就算賺到。」而曾任象隊領隊的洪瑞河則說:「如果一年虧超過4千萬元,兄弟就不玩了。」經營認知上的差異,長期存在於台灣職棒圈,使中職始終無法有大手筆的突破。 儘管職業運動不一定全都是大企業支持才玩得起來,但中職24年來證實一點,如果球團母企業資金不雄厚,很難玩出大格局。 義大集團能花月薪2萬5千美元(約75萬元台幣)簽大聯盟球星曼尼,為中職帶來熱潮;統一獅以3年4080萬元簽下郭泓志,這都是「下大本錢為球隊聚焦」的做法。 象隊這些年令人詬病的是,因企業不夠大,牽制了其他隊,訂定不合理的薪資上限,成了職棒進步的阻礙。如今象軍有意轉讓,其他球團當然樂觀其成,期待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