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憂心臺灣學術專書衰落

臺灣出版學術專書的數量下滑,學者指出,國內學術界獨尊SCI與SSCI論文的現象,已造成人文科學學術專書數量下降,國外大學圖書館臺灣專書已不多見,降低臺灣在國際社群的影響力,希望高教評鑑調整「獨尊論文發表」的現象,讓專書與論文同樣受到重視。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及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都發表專書,對於國內高教太重視SSCI論文期刊,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表達憂心,周祝瑛教授表示,大學已淪為論文製造工廠,讓中文寫作、教科書、專書等受到嚴重忽視,也讓國際上臺灣專書的出版,無論數量或品質都日漸萎縮,也降低臺灣在國際社群的曝光率及影響力。

黃光國教授表示,不反對臺灣採用SCI與SSCI的論文索引,但反對「獨尊」,如果大學評鑑只重論文的量不重質,只會套用美國模式,像是:心理系的論文很多都跟隨美國研究,甚至以國外理論套用,都是為擠進SCI與SSCI,將讓臺灣的學術研究失去主體性,希望專書與論文同等獲得重視。

對此,教育部常務次長陳德華表示,專書數量多寡牽涉到很多因素,例如出版商願不願意出版,有沒有市場需求等,問題必須全面了解,不是個人提出質疑就代表全國現象。至於這幾年大學評鑑採認可制,未來鼓勵學校自評以發展特色,尊重學校自我設定目標作為指標,如果指標夠嚴謹,就不需透過外部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