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一家庭醫師?經費人力待解決

社區家庭醫師能依據患者個人病史、家族遺傳、生活型態做出相關判斷,不僅有助在第一時間釐清患者的症狀與問題,更能避免患者求診錯誤,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被浪費!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孩子發燒了,要不要馬上送醫院急診?」「肚子疼痛該看哪一科?」一般人尤其是弱勢者常碰到的醫療健康問題,往往不知所措。未來有可能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希望落實「家庭醫師制度」,讓「每一個台北市民多一位貼心的醫師朋友」的政策,而真正獲得解決嗎?

台北市希望推出這一項政策,究竟會碰到什麼問題?出席「世界家庭醫師組織2015亞太區域會議」的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李孟智認為,要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必須從鼓勵基層醫師參與,以及市府提供補助弱勢家庭,才有可能逐步推動。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表示,「家庭醫師制度」自民國100年二代健保法明訂以來,共計有2890個醫療院所(佔全國醫療院所數的28.54%)加入「家庭醫師整合群」計畫,組織成389個醫療群,但是仍然嫌不足。

台北市目前所有社區診所的基層醫師約有2400多人,其中約有1200多人加入「家庭醫師」行列;以先進國家的家庭醫師比例標準來看,平均一位醫師要服務2000位社區居民,如果以全台比照,「家庭醫師制度」要達到國際水準,仍然有一大段努力空間。

融入社區!「社區醫療群」提供全面照護

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李孟智表示,家庭醫師制度的推廣很重要,主要是希望社區診所的基層醫師提供在地居民相關服務外,同時也結合社區診所與合作醫院組成「社區醫療群」,強化診所與醫院間的雙向轉診機制,讓國人健康維護更加全面。

並且能讓患者在面對醫療保健等求診問題時,能夠尋求「厝邊好醫生」社區家庭醫師的協助,依據個人病史、家族遺傳、生活型態做出相關判斷;在第一時間釐清的症狀與問題給予最適當的治療,避免患者求診錯誤,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被浪費。以及提供預防注射、定期健檢預防性醫療服務,防範疾病的發生,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口號,成為大眾健康的守護者,藉此降低健保的負擔!

各司其職!診所醫院角色大不同

至於社區診所與醫院在服務上如何分工?台灣家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邱泰源則表示,在「社區醫療群」概念中,社區診所與醫院可依據各自的優勢,扮演不同的協助角色。以社區診所來說,由於長期以來深入當地民眾家庭,在居家照護協助、全能照護、老人、弱勢家庭關懷上,相較於醫院更容易發揮成效。

而醫院雖無法像社區診所般深入患者家庭、生活加以協助,但由於醫師分科眾多、有3班輪流制,便於提供民眾「24小時的健康醫護諮詢專線」服務給予適當的就醫、救護資訊。例如,台大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目前所擁有的24小時諮詢專線。社區診所、醫院兩者相互配合協助,除了給予患者第一時間的處理、就診建議,讓病情接受妥善控制外;更有助落實分級醫療、節省健保資源的目的。

「家庭醫師整合群」執行困難多!經費缺口、宣傳不足是關鍵

不過,李孟智理事長也提到「家庭醫師整合群」雖然對全民健康益處良多,但其實在擴充、推廣上仍有許多難題需解決,包括需思考如何推廣宣傳外,即如何拿出誘因吸引更多的醫師投入家庭醫師行列,甚至遠到偏鄉、離島服務等更是一大考驗。

還有經費預算問題,解決之道,除了希冀健保署編列較高的預算協助外,地方衛生局的投入(例如,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編列預算落實台北市的家庭醫師制度)、人才的培訓(偏鄉離島醫師根留家鄉),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關鍵。

更多健康新聞:

青春不老城市 北市嘉市拔頭籌

6千億健保大餅 逾百億恐遭濫用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