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環境 新興股市漲相佳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延續量化寬鬆政策,法人統計,歷次Fed推出QE後,市場資金通常會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並有助帶動風險資產走揚,以目前新興股市仍偏低的基期來看,未來補漲潛力值得期待。 摩根投信市場策略部副總謝瑞妍表示,聯準會此舉除暗示低利率環境可望維持至2015年,也有助降低市場對未來利率環境的不確定;隨Fed擴大QE規模,料將使美元維持弱勢。 謝瑞妍分析,未來除了收益型資產,包括高股息股票、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仍將持續受惠市場寬鬆,國際買盤在追求較高收益的需求驅使下,勢必流向成長力道較強的新興股市。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望擴大,根據經驗,就股市投資來看,資金潮往往對新興市場最有利,又今年以新興亞洲吸金力道最強勁。 她指出,就經濟動能來看,包括大陸在內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已回溫,新興股市的企業獲利則仍在增長,對照目前股價淨值比已回到2008年的低檔,相對不合理,建議投資人留意波動度較低的新興亞洲股市相關基金。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美國聯準會宣布QE3以來,整體新興市場基金不僅維持淨流入態勢,累計吸金逾220億美元,截至本月5日止更已連續第13周吸金,資金動能強盛。 對照近期資金撤出成熟市場,他認為,「捨美歐、進新興」已成資金趨勢;且在資金簇擁下,新興股市向來有不錯表現,QE1期間MSCI新興市場指數甚至上漲101.91%,對照QE3以來僅上漲6%,眼見全球經濟回復成長軌道,資金動能又有增無減,新興股市未來上漲空間不容小覷。 匯豐中華投信投資管理部協理唐祖蔭表示,新興市場第4季的經濟成長預測大致確定優於第3季;企業獲利預雖然全年仍在下修,但短期動能已見上調,且法人在指數修正時持續加碼新興市場,顯示對未來表現有樂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