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沉潛 派系之爭可能再起

中國時報【陳文信╱新聞分析】 蔡英文在短短四年內帶領民進黨走出廢墟,即使未能走進總統府,整體而言還是功大於過;只是辭去黨主席後,她將頓失政治舞台,恐將進入沉潛期。另一方面,黨內天王身負輔選重任,又名列不分區壓軍,成績卻不如預期,亦須負連帶責任;但黨中央不能真空,蓄勢待發的眾天王,可能將趁黨主席的空缺再起。 按照民進黨過去為敗選負責的傳統,蔡英文昨晚就辭黨主席。接下來的後續發展,包括中常會是否慰留蔡英文、蔡是否接受慰留、蔡若堅辭後的代理人選、下任黨主席之爭等問題,都為民進黨下一階段的領導中心投下變數。 蔡英文的黨主席任期到今年六月任滿,昨晚她表明辭意,但考量支持者的情緒,黨內可能以敗選檢討之名慰留蔡英文繼續領導黨務體系。不過,即使她接受慰留,六月任滿後,也受限於任滿兩屆的規定不得再連任,勢必將交出黨主席的位子。 民進黨「後蔡英文」的領導人,高雄市長陳菊輩分高、台南市長賴清德屬新世代,且因掌握直轄市行政資源,是可能人選;但兩人皆屬新潮流系,而新系大老吳乃仁這次掌輔選兵符吞敗,若再由新系主持黨務,黨內其他派系勢將反彈,恐將點燃派系之爭再起的火種。 至於黨內四大天王,特別是與蔡英文曾在初選時爭總統提名的蘇貞昌,以及在基層黨員頗具實力的謝長廷,未來動向將備受關注。然而,蘇謝兩派壁壘分明,恐難互相合作,任何一人恐怕都很難團結民進黨;且選舉成績未盡理想,身為輔選巨頭的天王若想再起,必須提出一套可以在黨內服眾的論調。 四年前民進黨慘敗,還一度被預測廿年無法執政,但從三年前立委補選連勝、縣市長選舉開紅盤、前年五都總票數大贏四十萬票,到這次大選比上屆的總統票成長了六十餘萬票,國會席次也有開疆闢土之勢,民進黨的支持者不會忘記蔡英文的功勞。 昨晚蔡英文宣布辭職時,台下陣陣「不要走、留下來」的深切吶喊聲,表達了基層支持者最直接的心聲,全黨上下都聽在耳裡。但民進黨現在最大的難題,恐怕是在少了蔡英文這位「非典型」的主席後,不知道還有誰可以團結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