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啟銘:ECFA效益尚未彰顯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天深入綠營,為ECFA政策辯護,他表示,ECFA上路至今,未產生重大效益是應該的,因為早收清單只是框架式協議,未來必須完成貨品貿易與服務貿協的談判,才能完全彰顯ECFA的效益。 群策會昨天舉辦「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與會學者質疑兩岸簽署ECFA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弊大於利。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說,馬政府說的ECFA大餅,經濟效益會有多大,結果都沒出現,甚至連尹啟銘也說效益不大。對此,尹啟銘回應,ECFA只是一個框架協議,不應被當成是全部經濟政策;ECFA上路至今,沒有產生重大效益是應該的,因為談判並未結束,免關稅今年也才第2年而已,明年才會進入539項早收清單全面免關稅。 他指出,ECFA效益目前表現在539項早收清單對大陸出口成長率,遠大於整體對大陸出口成長。他說,談論ECFA的內容必須精準,不是大陸官員說「讓利」,我們就要全盤相信;如果真的是讓利,政府官員就不必談得這麼辛苦。 他指出,台灣出口在大陸市占率下滑,除了本身的競爭力外,大陸這幾年經濟發展快,從中東、東協進口能源的比重愈來愈大,其他產品進口比重才會下降。 尹啟銘強調,洽簽FTA應考慮利弊得失分析,美韓簽訂FTA,韓國要付出多少代價?雙邊貿易談判也不能一廂情願,同時也要問台灣政府、人民、產業準備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