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永康+張珮珊 教你買幸福宅

在主播圈中有「搶錢夫妻」名號的岑永康、張珮珊夫妻向來以愛錢、精省聞名,賺外快跑得比誰都快、省荷包算得比誰都精。頂著名人光環,兩人卻一點都不介意到五分埔搶100元的特價衣、或在超市裡拿出計算機算哪一個品牌的牛奶比較便宜,即使兩人收入比起當年單身時已成長好幾倍,但仍維持簡樸的生活型態,把殺價、比價當成最大的樂趣。

這對夫妻什麼都能比,從小至衛生紙、牛奶,大到車子、房子,只要能多省一點錢,他們都願意多花點時間詢價、比價,物美價廉還不夠,還要能「物超所值」才是購物王道。

過去兩人曾經把生活上的精省經驗與撇步集結出書,這一次,他們更把近3年來看過逾200間房子的經驗彙整在新書《岑永康、張珮珊幸福買屋筆記》中,分享兩人如何跟房仲過招、如何從社區管理員口中套出屋主為什麼要搬家的真正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分享一套有效的動之以情殺價法,讓屋主心甘情願便宜賣房子。在新書中,岑永康談到他買第1間房子的過程:

我在2000年買了人生第1間房子,這是1間神奇魔法屋,我用這間房子拐到老婆、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收穫還不只如此,我還因為買「對」房子,嘗到房地產快速增值的美妙滋味,也讓我因此培養出看房子的興趣。

回首當年我買第1間房子時,28歲的我還是個光棍兒,在TVBS電視台工作,當時是跑社會線的電視台記者,月薪不過4萬5000元,當年我買在台北市新生南路、台大校園對面巷子裡的老公寓,總價750萬元。

薪水不過4萬元出頭,我怎麼敢買?因為很清楚自己的能耐,我這個人很愛錢,還沒開始賺錢領薪水,就已經在想該怎麼生財了。像我從高中就開始打工賺錢,也認真每天記帳,不敢亂花錢。我人生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就是看到存款簿上的數字愈來愈多,這樣就更有動力去賺錢。

不管是買哪間房子,都不是在經濟寬裕的情況下做出的財務決策,而是我知道,當買了房子、背了房貸,我跟我老婆珮珊就會更努力去賺錢、想辦法提高收入,換句話說,還房貸等於是我賺錢的最大動力。

房地產算是我最大比率的資產。為何獨鍾房地產呢?這是受到我與珮珊家裡長輩的投資經驗影響,我覺得投資這種事情要看得見、摸得著,才能安心。再來就是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我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金融商品,如果波動性大的理財工具對我來說風險過高,既然不懂,就別亂投資。相對來看,房價雖然會有波動,但起碼選對地點就能立於不敗,波動相對有限。

所有的投資行為都要回歸人的原始本質,適合自己最重要,聽別人投資什麼、賺多少,這種錢都不見得是你賺得到的。像我不求大賺,只求穩穩當當,有賺就好。雖然房地產的資金門檻比較高,但是很適合我的個性。

再加上第一次買房子剛好是買在房價相對低點,這幾年來增值超過1倍,讓我們的帳面資產增加近千萬,當年我咬牙快速還清房貸,等於是一年多省了30萬元的利息,一邊賺增值、一邊省利息,等於兩頭賺。這個正面經驗也讓我更加認同房地產這個理財工具。

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買不起房子,即使不吃不喝10幾年,也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媒體都是以「一次付清」的概念來算,但有誰是這樣買房子的呢?我以過來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你的賺錢能力真的遠大於你的想像。尤其要提醒的是:人生職場黃金期是20.40歲,壯年期是體力最好的時候,最能操、最能壓縮學習速度,也最具有升官、加薪的本錢。

中年以後如果沒能在職場站上一個位置,賺錢能力有可能就會走下坡了,尤其是勞動階級更有這種趨勢,年紀愈大愈容易被職場淘汰,到時候如果想要再進場買房子,難度又更高,因為薪水漲不動,但是又要養小孩,可能還要養父母,開銷很大。

所以要奉勸年輕人,在20、30幾歲能衝刺的時候就應該勇敢買房子,趁年輕、有賺錢能力、有體力背房貸的時候趕緊買屋,因為房價不會等你賺到錢再漲,千萬不要等,也不用冀望房價下來再買,因為精華地段的房價根本不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