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看:當興農牛不再奔馳
左看:國民體育才是本 當興農牛吹上熄燈號,輿論再次行禮如儀的檢討:市場狹小的台灣是否適合發展職業運動?事實上,就拿2008年美國MLB聯盟中營收最低的馬林魚隊(光芒隊)為例,每年也高達1.39億美元,遠非台灣任何一支球團所能項背。 我們瞭解評估職業運動時,營業額僅是落後指標,其領先指標則是「意義的創造」:透過兩隊對決,創造出城市的形象精神,為每天在辦公室被壓榨的受雇者,透過球星帶來一個足以忘卻現實、投射自我的消費文化。 然而,除了消費文化外,地球上其實還有其他足以創造集體認同、卻更真實的運動文化:在古巴,雖未將棒球作為職業運動,但光是一個人口和屏東縣相當的奧爾金省就有3百多個棒球場。這硬體再搭配完善的高中、體院的栽培,並落實全民運動,才帶動國內整體水平的提昇、培養出足以抗衡美日職業球星的業餘球員,最終創造國民的仿效與驕傲。 誠然台灣與古巴在政治體制上不同,但台灣在經濟發展上遠優於古巴,原可供給球員、教練更安定的待遇。倘若政府能投注資源,穩定而長期的支持少棒、成棒,並透過轉播營造球迷,讓球回到球迷手中,激勵國民上場運動來掌握真實的運動勝敗,才是回歸棒球黃金時代的不二條路。 鄭禾祚/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用意義重建職棒 當興農牛職棒球團,正式宣佈將出售球隊時,媒體熱情的報導興農牛隊的輝煌戰果、與落寞今日,並對簽賭淡淡帶過。似乎,這僅是一個不堪回首的過去,不僅宣示著職棒的式微,更避免重提民眾心中曾對「棒球王國」的複雜情緒。 或許這失敗的經驗總結本身充滿著意義。放眼職業運動大國的美國,其職業運動深刻體認到「意義創造」是門好生意,所以球隊對決的背後,衍伸出對城市精神氣質的象徵、形象的緊密認同。球員更乘著全球化媒體的宣傳,擴散而進入世界各家庭的電視機前,而觀眾則透過對球員的情感投射,得以忘卻職場上的殘酷競爭,人人都得以在其中獲得壓力紓解、投射其在現實生活中無法企求的角色。而這過程自然捲動龐大的商機。 然而在台灣,成立職棒球團的企業,卻僅將球員看作貼滿logo的現代三明治廣告看板,只將廣告費投資其上、卻對藉此獲利毫無期待。 一個沒有願景、盼望的行業,將一個個優秀的球員磨成只求自保的公務員,更磨盡每個球迷眼中對「野球」的盼望雙瞳。誠如學學文創副董詹偉雄所言:解決職棒困境的根本,在於將職業運動本身看作宏大的生意,而非某個生意的附庸。讓想像奔馳,做個跨兩岸的聯盟夢吧!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