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嚼食檳榔 將唾液腺結石誤認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年輕嚼食檳榔的病人因脖子持續性腫塊慌張的進入診間看診,深怕自己染上口腔癌,但經詳細檢查後,其實病人脖子腫塊是因唾液腺結石所造成,並接受唾液腺結石的手術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廖國安表示,在台灣,平均每10 位男性中就有1.5 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 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而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廖國安說,事實上,大部分頸部腫瘤都是因淋巴結腫大,而淋巴結的腫大又可分為發炎性與腫瘤性。造成淋巴結發炎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頭頸部的感染所造成,包括細菌性、病毒性或是結核性頸部淋巴腺炎。另外,少部分頸部腫塊是因唾液腺結石而造成。
什麼是唾液腺?唾液腺是指在口腔、上呼吸消化道中分泌唾液的腺體,可分成三對大型腺體及許多小腺體,大腺體分別是腮腺、下頜腺及舌下腺各一對。唾液腺結石會造成唾液腺管阻塞而影響了唾液的分泌,所以會造成唾液腺腫大。
當結石不大時,被塞住的唾液會隨著腺體的壓力增大而慢慢從唾腺管的縫隙流出,因此腫脹通常過段時間就會消退。但是隨著結石越來越大,塞住的唾液將更不易排出,也更易造成細菌滋生而化膿感染,尤其發生於下頜腺時更容易誤以為是腫瘤。
頸部腫瘤是一種門診很常見的徵候,發生的背後常隱藏著各種的疾病,從良性的發炎疾病到惡性的原發或轉移癌都有可能。
廖國安醫師強調,由於國人的鼻咽癌發生率特別高,再加上口腔癌的病例數逐年增加,所以一旦摸到了頸部腫瘤,一定要找專業的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或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第52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