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新研究 自體免疫疾病者有福了

幹細胞新研究 自體免疫疾病者有福了

新頭殼newtalk 2013.07.29 林怡嫺 黃郁姍/台北報導

患有紅斑性狼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有福了,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顏伶汝副研究員今(29)日表示,這次藉由間質幹細胞分泌「肝臟生長因子」(HGF),找到調節自體免疫的關鍵機制,能夠有效降低人體免疫細胞的過度表現,治療自體免疫疾病,而且還能用來抑制腫瘤生長,讓治療方向有新突破。

顏伶汝指出,目前的研究雖仍在研發階段,但已經申請專利,期盼未來與台大、三總、榮總等醫學中心更進一步的臨床合作,將有助於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

顏伶汝表示,儘管間質幹細胞的免疫抑制調節功能早已知曉,但是其作用機制卻不明。他們的研究團隊首先發現,間質幹細胞可以藉由分泌「肝臟生長因子」(HGF)增加來自骨髓的免疫抑制細胞數目,進而抑制具有攻擊性的T(effector T cell)淋巴細胞增生,提高能夠避免免疫反應過度的調節性T淋巴細胞(regulatory T cell)數量,有效降低人體免疫細胞的過度表現。

「這代表困擾許多人的自體免疫疾病,可以開啟全新的治療方向。」顏伶汝說,自體免疫疾病是1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而這項發現可於未來,透過不同方式增強肝臟細胞生長因子的作用,以達到降低異常自體免疫反應的效果,如紅斑性狼蒼、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型糖尿病等自體免疫疾病,也因此得以開啟全新的治療方向。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柯俊則表示,自體免疫治療和癌症治療是一體兩面,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正向反應過強,導致自體攻擊正常細胞的疾病,而癌症則是負向反應過強吞噬自體免疫細胞,因此人體內的正負向機制達成平衡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