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祝:服貿不過關 ECFA拼圖缺一角

經濟部長張家祝。(本報資料照片/姚志平攝)

中國時報【唐玉麟╱台北報導】 兩岸服貿協議確定在立法院本會期無法過關,將延宕至下一會期,是否代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未完成?經濟部長張家祝指出,經濟部是行政單位,對立法院無法審查服貿,只能尊重,但他個人則相當遺憾與擔憂。 張家祝憂心地說,現階段經濟部仍要持續努力與外界溝通,盡全力讓服貿在立法院下一個會期通過,否則服貿只是ECFA後續協議的一部分,若遲遲無法生效,ECFA整個拼圖將會不完整。 張家祝說:「區域經濟整合就像是在拼圖,少一塊都不算拚完,若ECFA一直延宕,對台灣進入區域經濟整合,極為不利」。 反對者刻意誤導大眾 針對對外界質疑,之前政府對ECFA預估的減稅利益與實際差異很大,因此不看好服貿效益?他認為,外界有此質疑,主要來自很多反對者刻意操弄、誤導正確資訊,造成社會誤解,就拿減稅利益而言,某些反對者將當初「ECFA整體效應(服貿與貨貿協議均生效)」,當作「ECFA早收清單效益」,誤導一般大眾。 他指出,像先前有媒體報導每年可免關稅9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ECFA全部後續協議生效,且完全自由化後的預估效益,並不是單指ECFA早收清單,但卻拿整體的效益評估數字去檢討早收清單後的表現,顯然效益是失真的。 至於ECFA早收清單的實際效益如何?他說,若單看「ECFA早收清單效益」,雖然早收清單只占我出口中國大陸產品項目7%,且是在去年元旦起關稅才全部降為零,但即使如此,100年元旦累計至去年10月止,早收清單已為台灣業者節省關稅12.57億美元。 早收效益可問產業界 他強調,過去2年多來,ECFA早收清單內的貨品出口到大陸的成長率,均高於台灣全部貨品出口到大陸成長率,這就是ECFA早收清單有效的鐵証。 他表示,正因為產業界感受到降稅好處,加上台灣出口貨品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已與中國大陸洽簽FTA,因此業界一直希望政府加速洽簽兩岸貨貿協議,這一點,大家可以去問問產業界。 他以工具機為例說,已納入ECFA早收清單的數控車床、數控磨床等工具機項目,在ECFA降稅後外銷中國大陸金額均明顯成長。以去年前3季與早收清單實施前的民國99年前3季相較,數控臥式車床外銷大陸成長53.5%、數控平面磨床則成長約181%。 他認為,在ECFA早收清單中,工具機項目貿易額僅占我國整體工具機銷往中國大陸貿易額約3成,仍有相當多的工具機產品尚未納入早收清單,因此針對ECFA貨貿協議中,後續協商的工具機其他項目,經濟部仍會持續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