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秀水異型米偏高 農政:落粒稻栽培導致
彰化秀水鄉部份農民,因稻米出現紅色「異型米」偏高,導致無法繳交公糧;中區農改場追查,農民為節省成本使用低價、來路不明秧苗,加上二期作以「落粒稻」進行栽培是主因,將輔導農民改變更作習性,以提高收益。
(李河錫報導)
二期稻作已逐漸進入採收期,不料住在彰化秀水鄉的部份農民,在收成後因出現的紅色「異型米」比例偏高,已超出5%的公糧收購標準,遭到負責收繳農會拒收,民間糧商只願低價收購;經縣府農業處調查,出現類似「異型紅米」的農地還有花壇鄉,共計有一百多公頃;不少農民面對辛苦大半年的水稻繳交無門,相當憂慮而怨聲四起;經台中區農改場場長張致盛調查後表示,出現異型米偏高的農民,大都是因年紀比較大,節省成本在一期稻作就已使用到低價、來路不明的秧苗,加上二期作又沒有重新整地插秧,持續以「落粒稻」來進行栽培,使得比較早熟,散播性比較強的異型紅米出現比例超高,甚至高佔三到五成的主因。
張致盛場長表示,農民處境值得關切,但是維護整體台灣稻米品質指標的公糧,還是不能降低收購標準;將進行專案輔導,建議農民在一期稻作就要要求代耕業者,必須使用查驗合格秧苗場所提供秧苗;其次則是已出現較高異型紅米比例的農地,務必要進行兩次整地、兩次插秧,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進一步來提高收益。
(攝影:李河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