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吸入致癌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表示,細懸浮微粒直徑比紅血球還小,一旦吸入人體就會循環全身每一個器官,不只導致癌症,也會影響及癌症患者預後。因此他建議政府,從教育部以降,由各級學校開始宣導做起,讓學生了解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 葉光芃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細懸浮微粒(簡稱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二點五微米的顆粒物,一般紅血球直徑約六到八微米,所以即使是PM10以下也與紅血球一樣大小,而PM2.5又比紅血球還小,一旦由人體肺部吸入,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全身。 而如果細懸浮微粒又含有重金屬、病菌,抑或是致癌物,則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到任何一個器官,包括大腦、心臟等任何一個部位都會受到危害。所以,若細懸浮微粒中含有汽車柴油引擎所排放的廢氣,這種被視為一級致癌物的成分一旦被吸入人體,不用說,就永遠殘留在人體內,不倒才怪! ◎所有癌症可能都與PM2.5有關 本報主筆曾經在社論中將PM2.5稱之為「癌王」,並分析台灣女性罹患肺腺癌是因為致癌的PM2.5(細微懸浮粒子)穿透氣管末梢停留在肺泡導致。對於記者提問,細懸浮微粒除了誘發肺癌之外,還會導致那些癌症,葉光芃回說,所有的癌症可能都與PM2.5有關。 去年,高雄醫學大學在彰基發表過研究報告,包括乳癌、卵巢癌的預後都可能與PM2.5有關,亦即某人得了癌症,又住在空氣不好的地方,存活率就會比空氣好的地方來得低。過去,WHO也曾證實,PM2.5會影響及肺癌的存活率。而美國肺臟醫學會也把PM2.5納入肺癌可能原因之一,且也證實會影響及很多癌症患者的預後。 他分析,若是肺癌患者搬到陽明山居住,抑或是搬到雲林、斗六、高雄、屏東居住,預後情況就不同;患者居住在空氣好的地方,就可以活得比較久,若是居住在空氣品質不佳地方,壽命就會縮短。 一般認為細懸浮微粒主要來源是工業污染,而除了工業污染之外,還有就屬移動汙染源,也就是交通運具所排放廢氣,目前環保署已經把柴油引擎廢氣列為管制目標。可是,在另一方面,全台還有高達一千五百多萬輛的機車,也會造成空汙,而且機車族也會因此長期暴露在細懸浮微粒的危害之下。對此,葉光芃說,這種空汙對全民是不利的,環保署應該設法讓全民知道。 他說,他看過媒體報導提及為隔離空汙大家都把門窗緊閉,其實這是下策,並不是有效的做法,比較有效的做法應該是減少汙染源的產生;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騎機車,可是卻要吸入他人騎機車所排放出的廢氣,而自己又把廢氣排放給他人,所以,最好是大家都能夠減少開車,或者不使用機車,否則,若一定要騎車,則能改騎電動機車那是最好。 ◎電動車最好改用再生能源 可是,他又說,騎電動車又牽涉用電來源是燃煤,而燃煤其實是最不好的能源,如果大家今天只鼓勵清潔能源的機車、汽車,當然很好,但是這又牽涉到能源的來源,像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全台最大燃煤火力發電廠,如果電動機車使用的電力來源是台中火力發電廠,那就等同謀殺中部居民的健康,所以電力源頭也要管制,最好是將來全部都能改為再生能源。 葉光芃認為,今天最好是大家都能改騎腳踏車,但問題是現在空氣汙染相當嚴重,騎腳踏車的民眾可能會吸入比平常人多出數倍的細懸浮微粒。所以,他說,即使大家都認為台北市有騎腳踏車的條件,可是台北市的空氣品質不佳,這對想要騎自行車的民眾來說,是最壞的一項條件。他提及,在哥本哈根有三分之一的民眾騎腳踏車上班,因為騎腳踏車根本沒有能源及汙染問題。 ◎最根本做法管制污染源 對於記者問及,騎機車的民眾若戴口罩,有效嗎?葉光芃回說,多少有一點效果,可是這是下策,最根本還是要管制汙染源,且要讓大家在十字路口時都能自動熄火,否則這一邊在噴廢氣,另一頭也噴廢氣,大家都受害。因為以醫生手術用口罩來說,也只能防堵三微米以上像是PM10揚塵,可是對於細懸浮微粒來說是沒有效的,「大家還是照吸!」 葉光芃指出,目前政府在管制汙染源,以及鼓勵使用電動車成效不彰,而他認為,政府要做的,第一,就是一定要讓人民知道,什麼是空氣汙染。其次,要告訴民眾,汙染源在哪裡,以及讓民眾了解細懸浮微粒會造成那些傷害,這樣民眾才能配合。 可是,今天他之所以認為環保署還要更加努力,是因為全台灣有許多民眾對於空氣汙染對人體會造成何種傷害,包括對老人、嬰兒及胎兒又會造成何種傷害,大家都不知道。也就是因為大家都不知道細懸浮微粒對人體的危害,大家都在傷害自己,也傷害下一代!演變成別人殺我們,我們也在殺別人! 另,雖然細懸浮微粒有季節性的差別,亦即通常冬天及春天情況會比較嚴重,不過,葉光芃強調,在台灣並無春夏秋冬的差別,因為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即使在最好的時候,情況還是比其他國家的情況還要差。 葉光芃建議,政府應該要讓學生了解台灣的空氣汙然問題,他舉例提及,加拿大政府特別在醫學院的心臟科年會擺攤,其目的為的就是要提醒民眾,空氣污染會影響及心臟,而即使加拿大是空氣品質這麼好的一個地方,「人家做得好還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