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兒童心臟病並非無藥醫

台灣兒童心臟病不算少見。兒童科醫師鄭敬楓表示,根據調查,在五至十八歲的學童當中,約有百分之一左右患有心臟病,所以不可輕忽這種病症,然而有些患者因為家長疏忽或誤以為「心臟病無藥可醫」,導致延誤了診治時機,致使病情惡化或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 鄭醫師指出,只要家長對兒童心臟病有正確的認知,讓患者得以早期診斷、早日接受治療,加上定期追蹤檢查,其實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過著與正常兒童一樣的生活。一般來說,通常治療心臟病的方式包括內科、外科等。 鄭醫師進一步指出,內科治療使用藥物,這在外科手術前後都非常重要,部分較輕微的心臟病患者可先使用藥物控制心衰竭症狀,然後等患者長大後,部分可自行痊癒而不需進行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治療需考慮到年齡的問題,進行手術的適當年齡通常由病情、疾病狀況來加以決定,至於手術方式到底採一次或分次完成,這部份需由醫師與家屬討論後加以確定。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如果藥物沒辦法改善病情,這時候則應考慮盡快讓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兒童心臟病發生機率並不低。鄭敬楓醫師表示,通常可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兩種,其中先天性為胎兒心臟、大血管在母體懷孕第三至八個禮拜發育受阻或異常所導致的心臟缺損,這類型患者較常見。 鄭醫師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的形成原因不明,還可分為發紺型、非發紺型兩種,發紺型發生原因是受到心臟異常的右心至左心分流,導致含有氧氣的動脈血液摻雜缺氧的靜脈血液,如此將使原有血液的氧氣濃度大幅降低,血液顏色將變得相對較偏黑紫色。 所謂發紺指的是指甲、皮膚、嘴唇變成黑色或藍紫色。鄭醫師進一步指出,非發紺性心臟病則是由於心臟內異常左心至右心分流,導致行經肺部血流變多而促使肺部充血,患者常出現呼吸急促、心跳較快等現象,同時也可能會患有鬱血性心衰竭。 後天性心臟病通常是嬰幼兒在發育過程當中不慎受到病毒、細菌感染,或是不明原因的心血管發炎,進而導致心臟瓣膜、肌肉層、心包膜、冠狀動脈受損而致病,原則上,通常患者必須接受長期治療後才可望恢復,有些患者還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永久性機能障礙。 醫師提醒家長應對兒童心臟病建立正確的觀念,早期發現、早期就醫,對改善病情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