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流魚當「臥底」 漁民捕魚新法

漁民出海捕魚,最擔心捕不到魚又浪費燃料成本,農委會東部海洋研究中心,結合了日本長崎大學,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迴游魚類追蹤記錄器,利用放流魚群聚的特性,精準定位,完全掌握魚群的位置。

看著茫茫大海,最讓漁民期最頭痛的問題,就是無法獲知魚群到底在哪裡,只能靠長期累積的經驗,否則會撲空捕不到魚,以往有漁民抓到的魚植入晶片,再把魚放回海中,利用魚類群聚的特性,透過衛星定位來掌握放流魚洄游的位置。

不過因為衛星死角而不夠精確,農委會東部海洋研究中心結合了日本長崎大學,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魚類追蹤記錄器 這台巴掌大的儀器,植入魚體後,不但能定位魚群的經緯度,海洋深度與溫度,就連魚遊的有多快,都一清二楚。

將紀錄器接上電腦,畫面中輸出的波段圖,就是放流魚在20小時內的紀錄過程,儀器結合數據,加上每4秒拍攝一張的動態攝影,原本是科家用來研究魚種習性的工具,現在成為漁民捕魚的新方法,對於漁業資源資料庫的整合,是一項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