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健康 4大趨勢正精采

工商時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楊家琳】 數位健康是健康生活與醫療照護創新的驅動力,也是科技創新速度最快的領域之一,2019年CES數位健康類別的參展廠商有511家,超過2018年的472家,其中新創公司約占四成,包含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AI、遠距醫療、精準健康、個人化保健、美麗科技、婦幼科技、睡眠科技以及輔助科技,其中有四大重點值得關注:數位治療、精準健康、輔助科技、美麗科技。 數位治療開創新局 數位治療融合醫療與科技,在臨床治療中導入AI、智慧感測、AR╱VR、行動裝置等數位科技,重點發展方向包含心理健康(如:憂鬱症)、神經認知障礙(如:失智症、自閉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疼痛)等的治療與復健。美國Akili Interactive Labs與認知神經學家、娛樂科技設計師,合作設計高端互動式影音遊戲,將感覺及運動刺激傳遞至選定腦區,活化特定認知神經系統以改善認知功能,適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譜系障礙、重度憂鬱症及多發性硬化症等;以色列新創公司VRHealth結合VR、生理感測技術、AI及雲端數據分析,提供復健服務、認知訓練、疼痛管理及心理評估等數位治療方案,其中已有4項通過FDA核准,以Luna AI治療師為例,結合沉浸式體驗與認知行為療法等非藥物性的方式,協助患者減輕更年期或癌症化療期的潮熱症狀及對身心的影響,治療期間的即時生理數據分析與回饋機制,讓醫師可依病況快速調整最佳療程。 此外,美國NeuroMetrix將經皮電刺激神經科技轉變成輕巧且強效的穿戴式裝置Quell,透過機器學習提供個人化慢性疼痛非藥物性治療,搭配手機App的「治療教練」功能,不僅追蹤使用者治療情形,還可即時調整治療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止痛效果,已通過美國FDA認證;美國新創公司GlucoseZone運用資料導向方式提供糖尿病患者個人專屬運動計畫,且可評估運動對病況的影響,達到控制血糖與體重、減少藥物用量的目的。 精準健康融入生活 精準健康概念透過消費級的基因檢測,逐漸融入消費者的睡眠與飲食選擇中。英國新創業者DnaNudge以精準飲食概念,在超級市場或賣場提供消費者基因檢測服務,並進行個人編碼,個人編碼與商品成分交叉分析,協助消費者選擇合適的食品;美國Exploragen則透過基因檢測,發掘基因與睡眠型態間的關連性,分析客戶的時型、睡眠品質、入睡時間與睡眠時間等四大睡眠指標及其對生活的影響,同時與SleepScore Labs跨業合作,提供個人化睡眠解決方案。 輔助科技整合多功 輔助科技朝整合功能發展,如Starkey Hearing Technologies整合感測器與AI,推出可同時擁有優異音質和追蹤身體與腦部健康的助聽器Livio AI,更可即時翻譯與偵測跌倒事件等特殊功能;三星的加速器C-Lab所育成的Relumino智慧視覺輔助眼鏡,佩戴輕巧舒適且能搭配智慧手機運作,經由手機處理後的影像再傳送回眼鏡的顯示器,協助佩戴者看得更清楚;美國Seismic則融合布料與機器人技術,設計高齡用運動服,創造出動力智能衣,增強使用者的力量,加強日常生活體能上的優勢。 美麗科技虛實創價 美麗科技方面則朝向膚質檢測與產品客製服務整合發展,實現個人化保養;美妝品牌則運用AI、AR、線上與線下整合。寶橋為旗下保養品牌歐蕾推出Skin Advisor,運用深度學習的智慧膚質檢測和產品推薦的平台,透過一張素顏自拍照即可分析皮膚年齡及最需改善的部位,搭配消費者的使用偏好,提供個人化的護膚建議及產品推薦;巴黎萊雅運用微流體技術,開發出My Skin Track pH微小輕薄且可撓的穿戴式感測器,搭配手機App及拍照功能,15分鐘即可檢測個人皮膚酸鹼值及汗液流失速率,分析皮膚健康程度,推薦合適的護膚產品;露得清MaskiD則以精準保養的概念,為消費者客製完美面膜,透過手機鏡頭取得臉部3D影像,搭配Skin360膚況監測分析來評估臉部各區塊保養需求,結合微3D列印技術,客製完全吻合個人臉型且符合個別保養需求的面膜;寶僑也展出Opte精準美膚系統,透過相機鏡頭掃描臉部,偵測使用者臉部膚色及色素,辨識瑕疵處,並運用微型類噴墨頭自動且精確地將粉底或遮瑕膏「列印」在皮膚上,達到完美遮瑕的效果。 另一方面,美妝品牌通路運用AI、AR,例如:透過YouCam提供互動式虛擬試妝服務,提升消費者線上線下購物體驗,打造Beauty 3.0科技美妝消費新模式,更成功增加業者訂單總金額、提高產品轉換率,同時也減少退換貨率。 總言之,本次CES呈現出在科技不斷革新下,健康醫療產業逐漸開放,消費者對自我健康管理有更全面的掌握。擁有數位科技與健康醫療優勢的台灣,若能有更多元的跨界激盪與智慧融合,將有機會創造出驚豔國際的創新典範,在數位健康的新藍海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