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不對等開放 恐如木馬屠城

服貿不對等開放 恐如木馬屠城

【台灣醒報記者黃雅娟台北報導】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旦發生磁吸效應,將會讓台灣的資金和人才都流到中國去。台灣社7日舉辦「服貿協議木馬屠城」座談會,前國策顧問黃天麟及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都擔憂,台灣和中國的市場規模大小差異太大,開放條件又不對等,台灣經濟可能因此更加邊陲化。 台灣社社長張炎憲指出,從服貿協議簽訂迄今,社會上最不能接受的,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在於過程不公開,也沒有經過民主程序,外界都認為是黑箱作業,形同民主倒退;第二是許多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受到衝擊,引起各界反彈;第三,服貿協議並不單單涉及經濟問題,開放陸資和人員來台所涉及的國防安全和外交等問題,都值得台灣社會思考。 黃天麟也指出,台灣在簽服務貿易協議的時候,必須思考協議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協議當然有利有弊,但是利弊得失在哪裡,政府卻沒有交代清楚;另外,台灣市場小、經濟規模小,中國市場大、經濟規模也大,一旦兩個市場開始交流,擔心會有磁吸效應,將使台灣的經濟市場更加萎縮。 林向愷則認為,政府一直宣傳說,中國對台灣開放80項,台灣只對中國開放64項,但是開放條件根本不對等。以電子商務為例,台灣對中國全面開放,投資方式、地點皆不設限,但中國僅開放福建試點,讓台灣可以進去投資。 「重點在於市場。」林向愷表示,如果只開放商品,需要調整的只有關稅,但如果連服務產業都要開放,那整個市場都得開放,背後涉及龐大人員及資金的流動,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大。 林向愷強調,開放項目部分,台灣幾乎全部允許中國能提供境外服務,80項中有47項沒有任何限制;但反觀中國開放項目,64項開放項目,僅有17項沒有限制。在不平等的狀況下,台灣市場容易被中國企業大舉進攻,中國龐大市場就成為吸引台商的最大契機。他擔憂,台灣將會因此成為經濟邊陲國家。 圖說:台灣社7日舉辦「服貿協議木馬屠城」座談會。(Photo by 黃雅娟/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