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卡關 貨貿停擺 中韓FTA加速 台貨銷陸告危

中國時報【仇佩芬╱台北報導】 受朝野政治僵局影響,《兩岸服貿協議》至今未完成國會審議。據我方參與談判官員透露,在服貿協議卡關後,原訂今年底完成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卻接近停擺;與此同時,中韓FTA正加快速度,預計於明年初完成生效。談判官員表示,台韓輸陸貨品項目高達63%重疊,中韓FTA一旦生效,將直接重創台灣商品銷往大陸。 台韓出口 63%重疊 中韓於9月初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模式談判,同意最終實現零關稅商品達90%。我方談判官員自韓國方面證實,中韓現正進行出要價談判,為促成中韓雙方與其他國家FTA能加速推進,兩國決定加速談判,希望爭取中韓FTA於明年初生效。 正在進行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卻在服貿協議於立院受阻後陷入停滯。我方談判官員透露,原本兩岸規劃於今年底完成貨貿協議談判,明年可能生效實施;但在服貿協議引發爭議後,對岸官員對我方談判代表授權程度感到疑慮,談判態度轉為保留,使得貨貿談判趨於停擺狀態。 談判官員透露,為達成在年底完成談判的目標,我方本有意加快進程,然而對岸在服貿協議受阻的情況下,已無意逐項斡旋,傾向要求我方接受針對大項目訂出統一稅率「一刀切」談判方式。我方認為這將損及個別產業利益,不願接受,雙方陷入僵局。 統一稅率 談判鬧僵 知情官員透露,根據我方掌握資料,中韓FTA項目涵蓋進口總額之85%,而台韓銷往大陸市場的貨品項目,重疊比例超過63%;以大陸在我國出口比重約4成計算,一旦中韓FTA生效,而兩岸貨貿協議卻未完成,台灣對大陸出口半數以上貨品將直接受到關稅差異的衝擊。 據了解,國貿局為研擬中韓FTA生效的因應策略,表列出4400多項台韓在大陸市場競爭貨品。其中台韓市占率相近而競爭較激烈的項目,包括基本的紡織材料、紡織品,金屬零件、鋼材及大型機具,高階的半導體設備、積體電路零組件到面板產業。 紡織3C 市占率流失 官員指出,這些項目有些事關台灣中小企業生計,有些事攸關產業轉型升級前景,一旦韓國在大陸市場享有關稅減免甚至零關稅待遇,我國貨品將在成本及價格上失去競爭力,進而導致市占率流失。 談判官員認為,目前立法院對服貿協議的處理,相當程度影響對岸與我進行後續談判的態度,更牽動台灣開拓大陸及亞洲市場的競爭力,可能導致台灣在對大陸及其他國家洽簽相關協議更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