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米責任一肩扛 金墩:別逼死老農
中國時報【洪璧珍╱彰化報導】 「基於金墩公司與稻農的三代交情,我不會向稻農求償。」市場知名的「金墩米」一期稻穀被驗出農藥殘毒超量,該公司總經理沈永成心情沈痛的說,可能的「疑凶」是二名從小看他長大,已經六、七十歲的老農民,「所有的損失與責任,就由公司來擔吧,不要逼死老農民!」 成立於日治時期的金墩實業公司,原為「新復源」傳統米廠,民國八十二年改為現名,九十年成為國內第一家獲ISO認證的碾米業者,目前已是第三代經營。 做金墩米的稻穀被驗出農藥超量,不僅公司上下雞飛狗跳,全部危機總動員,不少農民也趁著前來繳交公糧時,在大門外一探究竟。也有尚未收割的農民跑來關切,大家議論紛紛,都想知道原因。 沈永成的手機一整天幾乎沒停過,除了講電話,接待媒體記者、各相關單位,更讓他暈頭轉向,無暇細思。到了傍晚,送走了最後一批的農糧署人員,才終於有空接受訪問。 「我們是在一期稻作收割前的六月底,就將全部四十五戶契作農民的稻穀採樣,送到農試所進行快速檢驗。」因為是「快速檢驗」,檢驗結果不見得很精準,所以檢驗報告上用的是「疑似」。當時有一戶疑似陶斯松(殺蟲劑)過量,二戶疑似殺菌劑過量。 雖然只是「疑似」而已,沈永成說,為了慎重起見,公司還是請這三戶把稻子留置,廿一天以後再收割。「誰曉得沒多久天氣轉壞,不僅豪大雨接二連三,還有颱風來湊熱鬧,稻農們都急著搶收。」南部甚至還傳聞有一老農因找不到收割機來收割而自殺。 「我前幾天去拜訪這兩個(其中一個後來複驗時被排除)可疑的農民,他們也非常自責。」沈永成看了也不忍。老農民告訴他,眼看風雨不斷,當時他們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後來好不容易盼到有收割機了,他們心想,已經過了兩個星期了,溼穀還要經過烘乾程序,「應該不會有問題吧?」老農夫們當時這麼想。 就這一念之差,老農夫們不顧還未到要求的廿一天,就急著跟老天爺搶時間,趕著有收割機時,把田裡的稻子全收割了。 「我現在只希望,農民不要再存有這種『僥倖』的心理了!」沈永成說,不只是金墩的契作農戶,他也拜託所有的農民,一定要有農藥安全觀念,確實遵守用藥守則,才不會像這樣因少數一兩個人而影響了整個花壇、甚至彰化的稻米產業。 沈永成表示,所有損失與責任都由公司來吸收與承擔,消費者也都可以無條件退貨,記取這樣慘痛的教訓,該公司一定會更謹慎,更嚴格自我要求、檢驗,為消費者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