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 即將誕生

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綜合報導】 談論已久的中國民營銀行政策,就要破冰。中國銀監會昨(6)日召開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稱,今年將擴大銀行業對內對外開放,試辦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先批一家。且實行有限牌照,訂立風險處置安排。 市場紛紛指出,這顯示短期之內,將可見到阿里銀行、蘇寧銀行及百度銀行等落地了。 今年6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被視為中國要為民營銀行設立的重要之舉。 之後,中國國務院7月發出所謂的「金十條」,明確指出將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隨著銀監會的政策放行,民間各路資本均已對成立民營銀行躍躍欲試,其中阿里巴巴、蘇寧雲商、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廠商,紛紛皆已遞交銀行牌照申請。 然自此之後,民資雖被允許進入金融業,但廣受關注的民營銀行相關政策卻遲遲未能落地。 銀監會昨日在明確今年銀行業監管工作重點時強調,要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管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組改制,另一方面試辦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同時,要做好試點制度設計,強調發起人資質條件,實行有限牌照,堅持審慎監管標準,訂立風險處置安排。 在對外開放方面,銀監會表示,探索逐步放寬外資銀行進入門檻、經營人民幣資格條件以及分行營運資金要求,進一步支持上海自貿區和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銀行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