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人生 管制區彭佳嶼孤寂寫照
新頭殼newtalk 2012.09.09 謝莉慧/彭佳嶼報導
馬英九總統7日勞師動眾地到彭佳嶼發表談話,姑且不論馬英九此舉是否真能達到宣示釣魚台主權的目的,但彭佳嶼這個軍事管制區頓時間被台灣人所注意到,解甲歸田的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在8日臉書部落格發表了一篇名為「彭佳嶼的燈塔」感想文,寫出羅媽媽曾在該島度過的童年歲月的回憶,引發網友迴響。而彭佳嶼現有的守燈塔人周聖恩,則是全家3代都承襲守燈塔的任務,全家都還在台南生活的他已經擔任這個職務長達11年,從他們的故事似乎可以一窺守燈塔人這個特殊行業背後所不為人知的孤寂。
周聖恩說,自己的爺爺、爸爸、大伯、二伯都是守燈塔人,但他們都在金門工作,現在也都已經退休,家族中只剩下他還在彭佳嶼燈塔任職,但因島上只有氣象站和燈塔,所有補給都得靠船運往返,颱風季節來臨時,甚至還可能斷炊,更別提颱風來襲,到戶外都得匍匐前進,否則難保不會被強風吹走,也因此整個島上沒有半棵樹,再加上除了駐守人員外,也沒人居住,相關生活機能闕如,只有中華電信的2G設備可供通話,連網路都沒有,更難以和家人一起居住,只能單身守護著燈塔、指引漁船前進的方向,日日夜夜。
而羅文嘉則是在文章中訴說屬於媽媽的童年回憶。他在部落格中寫著,「彭佳嶼對多數人而言,陌生,遙遠,微小,名不見經傳。對我卻是從小常聽媽媽談起,有關小島的種種。
媽媽從小在彭佳嶼長大,一直到12歲才離開小島回到台灣。媽媽家是島上唯一的住戶。外公正是彭佳嶼燈塔的守燈塔人。他一輩子都在看守燈塔,不管是彭佳嶼,或觀音的白沙灣。」
羅文嘉寫著,「從日據時代看到國民政府時代。燈塔會在的位置永遠是孤單寂寥的海岸角,看守燈塔的人也永遠是孤單單一個人。因為彭佳嶼太荒涼,外公乃可以帶著一家人同行。沒有鄰居,沒有學校,沒有醫院。一家五口,住在簡單安靜的小島上。由於飲食只能等待補給船。於是,自由放牧養了好多的羊,媽媽說,最幸福的事,就是有喝不完的羊奶。
媽媽12歲時,外公終於想到,小孩再不上學唸書,就真的來不及了。媽媽一個人回到台灣,寄住親戚家,邊幫傭邊唸書。外公一直待到兩個舅舅也須唸書,才舉家離開彭佳嶼。」
由於羅媽媽經常提起彭佳嶼,讓羅文嘉想著,那裡的草木景緻,天空海水,一定是她一生難忘的記憶。「馬英九去不去,我不關心。我卻想著,是否有一天,媽媽有機會,可以再看看那裡的風,那裡的海,那裡的草地,和那一座古老的燈塔。」